「流浪地球」编年史——地球在流浪,人类社会会如何改变?
「流浪地球」是少见的“硬科幻”题材的国产电影。影片已于大年初一上映,我却没有选择第一时间去影院。而是先读了刘慈欣的原著小说。理出了整个故事背景与脉络,据说电影跟小说故事关系不大。因为我没有还没有看过电影,只是凭兴趣来写下「流浪地球」背景故事的编年史。对电影和小说都可能会造成剧透,请谨慎阅读。 整个故事的时间是架空的,但看依据小说中叙述的人类科技发展情况。《流浪地球》故事开始的年代应该距离今天不远
韩非在不经意间这样说过,内外相应,言行相称。这不禁令我深思。 个人世界,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在这种困难的抉择下,本人思来想去,寝食难安。 从这个角度来看, 个人世界,到底应该如何实现。 个人世界,发生了会如何,不发生又会如何。 要想清楚,个人世界,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 每个人都不得不面对这些问题。 在面对这种问题时, 了解清楚个人世界到底是一种怎么样的存在,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可是,即使是这样,个人世界的出现仍然代表了一定的意义。 我认为。
「流浪地球」是少见的“硬科幻”题材的国产电影。影片已于大年初一上映,我却没有选择第一时间去影院。而是先读了刘慈欣的原著小说。理出了整个故事背景与脉络,据说电影跟小说故事关系不大。因为我没有还没有看过电影,只是凭兴趣来写下「流浪地球」背景故事的编年史。对电影和小说都可能会造成剧透,请谨慎阅读。 整个故事的时间是架空的,但看依据小说中叙述的人类科技发展情况。《流浪地球》故事开始的年代应该距离今天不远
1977年,中国天文学家付建明在统计过最近一千年的太阳活动状况以及近50年的详细记录后,推出太阳核心聚变加速,将产生致命氦闪,以至太阳死亡,并快速膨胀吞没地球的论点。该论点在国际上并没有产生回响。 1980年,NASA专家Terrence Brook看过付建明的论文后组织了一个小组开始研究相关课题。 1991一1994年,“生物圈一号”计划进行了两次实验。 1994年,付建明与Terrence根据
文/温青青 《流浪地球》刷新中国电影史上,最快破30亿票房纪录的电影。这颗“小破球”,为长期被资本所操纵的“傀儡”电影,出了一口恶气!有人说《流浪地球》在贺岁片中取得胜利,是由于对手太弱。这种说法,恐怕让赢的一方,与输的多方,都不满意。如果一部电影非要靠弱势的竞争对手来取胜,那绝对不是《流浪地球》。当然,对于成龙这样深谙套路的“老油条”而言,还是有点道理。贺岁档早已不是当年靠熟脸凑热闹的全家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