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10-苏美尔和汉字黑
宋亚光
【声明】由于西方苏美尔考古在先,命名强势,一系列关于汉字和楔形文字可能更密切的研究不得不借助这一成就。但就像《旧约》是希伯莱人家谱的逻辑一样,我们祖先在汉字、史籍、家谱中继承和隐藏的古代历史都是彻头彻尾的中国遗产,作者的努力就是发现和证明这一真相。
在理解组合楔形文字之前,黑的原型是苏美尔黑头人(见新浪博客《黑字的原型是苏美尔黑头人2021-02-25》)。
今日看到朋友发来的苏美尔楔形文字名,才终于有了可靠的证据,非常高兴(特别感谢朋友的支持与帮助!
下图是汉字黑的对比。
①黑金文
②黑小篆
③黑甲骨文
黑字原型是苏美尔黑头人2021-02-25
http://blog.sina.com.cn/s/blog_13fa3ef240102z6l8.html
【附体会】
汉字很可能是从1到多个楔形文字(主要是长条延伸表达)回归组合成独立立立体的新象形文字而来。同一个汉字有不同的笔画或结构,应该是古人在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视角、不同的想象力、不同的选择状态下,对楔形文字的原型造成的差异,而原型仍然是唯一统一的,就像定海神针一样,起着规则的作用。当然也可能和新旧楔形文字的变化有关。比如篆书的笔画内涵特别类似于新楔形文字(以至于怀疑统一文字的秦始皇手里一定有一整套模板)。
另一个令人惊讶的现象是,同一个或一组楔形文字的原型也可以不同组合演绎N个以上不同的汉字,没有排他性,主要看笔画和结构的特殊连接,这也是作者判断楔形文字转化为汉字几乎没有字根的原因,也是极其困难的。幸运的是,中国历史记载中隐藏了太多的信息,为后人指明了方向如果你努力比较,就不可能没有结果。
而且古代汉字和楔形文字都是珍贵的,不是普通人能拥有的,必须是神、王、侯、将、相及其家族的特殊用途,导致他们的姓名、姓名、封地、城市、子女等。与祖先的来源密切相关,甚至包括伟大的成就、故事和锶。中国尊祖传统决定了祖先名字的伟大地位,所以他的楔形名字被后代尽可能多的拆解组合成新的汉字是绝对的真理。这是永恒的血肉联系,也是作者喜欢作为证据的依据。
另一方面,从逻辑上讲,楔形文字拆解组合的汉字不仅可以确认古代创新的汉字,还可以与当时公认的汉字高度相似并得到肯定(虽然可能有不同的来源)。但是对于几千年后用逆向思维推理模仿古人来说,我们其实都有证据的意义。如果这个假设和判断成立,也可以反证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