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 2021年12月10日 0

苏美尔文明最后的继承者:濒临灭绝的双性人祭司

近年来,欧美人们经常提倡在男女性别之外区分第三性,以包容跨性别人群等性小众社区,但事实上,一些少数民族早就有了多元化的性别传统。早在600年前,印度尼西亚少数民族武吉士就将人分为五种性别,其中一些被称为比苏的双性人属于最高性别人种,在祭司中占据崇高地位,负责为国王加冕。然而,人类学家警告说,印度尼西亚近年来严格压制小众,正在加速比苏传统的消亡。

苏美尔文明最后的继承者:濒临灭绝的双性人祭司

最终的比苏

武吉士族原居印尼第三大岛苏拉威西南部,传统上将人分为五种性别。除了我们认知的男女之外,生理上是男性,性别上是女性,性别上是男性,性别上是男性,生理上同时具有男女性征的双性人称为比苏,在五种性别中比苏地位最特殊、最高贵,相当于西方世界的教皇。

苏美尔文明最后的继承者:濒临灭绝的双性人祭司

最终的比苏

据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报道,目前苏拉威西南部的庞卡杰内和群岛县只剩下6名比苏,其中一人因年迈行动不便,只有5人继续扮演祭司的角色。他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保护武吉士的传统,但现在他们可能成为传统消亡的见证人,以后就不会再有比苏了。

武吉士的传统岌岌可危,这与印尼近年来日益打压传统文化有关。印尼保守的伊斯兰团体、警方和政治人物频繁骚扰和歧视性小众,甚至对性小众采取西方禁止的性倾向矫正疗法,查封性小众约会应用,在社交媒体上推广所谓的健康运动。这些措施看似走向文明社会,却对传统文化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

苏美尔文明最后的继承者:濒临灭绝的双性人祭司

最终的比苏

目前,人类学家一直想找到武吉士的文化来源。经研究,他们认为这种文化起源于苏美尔文明。当时人类视双性人为神灵使者,认为她(他)可以与神交流。闪人建立巴比伦文明后,这种文化传播开来,在古罗马、古希腊等文明记载中都有双性人的记载。中国发现的有7000多年历史的零姑娘,曾经被认为是双性别,但这个可怜的姑娘被认为是怪物,最终以残酷的方式死亡。

苏美尔文明最后的继承者:濒临灭绝的双性人祭司

最终的比苏

关于武吉士传统文化的记载可以追溯到1500年前。在记载中,人们知道,在当时的武吉士社会,比苏将为农业收获和顺利分娩祈祷。部落换首领的时候,也加冕工作,所以比苏有着德高望重的社会地位。但要成为比苏,首先必须是天生的双性人,同时具有男女性征;但也有人认为,只要学习比苏的语言、歌曲、咒语,同时获得上帝的启发,也有机会成为比苏。

苏美尔文明最后的继承者:濒临灭绝的双性人祭司

最终的比苏

印度尼西亚人类学家海立迪安(音译)研究比苏几十年。他发现比苏祭师在伊斯兰教传入之前,在社会上是人神交流的桥梁。他们相信上帝是阳性的,地面是阴性的,所以只有元性别(双性人)才能承担(两个世界)的媒介。比苏就任祭司的仪式相当漫长。他们必须证明自己不会被礼仪刀伤害,所以在这个过程中有生命危险必须终身独身,穿传统服装。

苏美尔文明最后的继承者:濒临灭绝的双性人祭司

最终的比苏

20世纪40年代,比苏在古代礼仪中仍然扮演着主要角色,最重要的是为国王和女王加冕。没有比苏,仪式就不能加冕,因为只有比苏能把国王的誓言传达给众神。

但1949年印尼正式独立后,武吉士王国并入印尼,比苏逐渐失去社会地位。之后苏拉威西南部爆发教派冲突,比苏被指控违反伊斯兰教导,日益受到打压。

苏美尔文明最后的继承者:濒临灭绝的双性人祭司

低种姓多元化性别人士,不是比苏

到目前为止,世界已经进入文明社会,但比苏的地位仍然没有回到以前的地位。人类学家警告说,如果这些多元化的性别传统没有受到政策的保护和包容,比苏很可能从此消失。比苏的消失意味着另一个古老的人类文明从此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