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
建筑
从建筑方面来说,由于两河流域缺少石头,苏美尔人主要使用砖建筑,房屋以长方形为主,城市有方形城市和护城河。现代考古资料证明,苏美尔人的建筑使用砖块。不幸的是,苏美尔文明的残迹远比古埃及稀有。苏美尔人用泥砖和木材建造房屋,所以除了基础,他们的建筑几乎没有遗存。这一切都和中国古代很像:残存的古迹很少,考古主要靠墓葬。
苏美尔文明起源于新月沃土区,土地肥沃的两河流域冲积平原。可以说,苏美尔文明得之于土,也受土的限制。在这片土地上,除了棕榈和芦苇,几乎没有大树,甚至没有石头。苏美尔为了建材不惜与周边国家作战。
由于先天条件的限制,苏美尔人通常只能打土的主意。他们把粘土放在专门制作的模具里,加入一些麦秸或芦苇,然后在阳光下晒干,脱下模具,得到泥砖。这种泥砖非常坚固,足以作为房屋的支撑结构。但是它有一个巨大的缺陷,就是怕水。一旦长时间浸泡在水中,泥砖就会损坏,变成一团泥。这种泥砖在中国仍然广泛用作建筑材料,更有趣的是,泥砖的做法基本相同。
在中国,商朝先民主要在黄河冲积平原上;周朝先民主要活动在黄土高原周围。石头也很稀缺,秦砖汉瓦是我们祖先的主要建筑材料。虽然从现有的研究和发掘来看,中国最早的方形城市是河南偃师二里头,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但我们的祖先很有可能在来中国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就开始使用砖。
图1:左图,鄂温克族毡包。鄂温克族的语言文化是独一无二的,属于阿尔泰语系之通古斯语族北语支。右图蒙古包。
值得注意的是,在公元前1500年左右,中原地区建筑的形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此之前,以半坡和仰韶文化为主的考古遗址都是半地下的圆形窝棚,类似于今天鄂伦春、鄂温克(图1)等民族的房子。众所周知,蒙古族也长期使用圆形蒙古包(图1)。从语言上看,这些民族都是阿尔泰语系。和汉语系差别很大。所以这种突变很可能是大规模移民的结果。
到公元前1500年左右,以夯土为基础的方形城市和房屋几乎同时出现在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
在黄河流域,一般认为河南偃师的二里头是最早出现的。二里有很多文化层,跨越仰韶文化、龙山文化等石器时代到东汉。最初的时代大约是公元前1700年。二里头遗址发现宫殿、居民区、陶瓷作坊、铸铜作坊、窖穴、墓葬等遗迹。出土了大量的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骨角器、蚌器等遗物,其中青铜爵是目前国内最早的青铜容器。二里头遗址有纵横交错的道路网和方正规则的宫城。宫城有很多中轴线规划的建筑,建筑中有很多庭院布局,北朝南,是典型的土木建筑。此外,宫殿区道路上发现的车辙痕迹是中国最早的车辙遗迹(图2)。
如《青铜器》一节所述,考古界对二里头是夏都城还是商朝城市存在争议。个人认为二里头是商中期开始建设的城市。
图2:第二里头一号宫殿恢复图。引自百度。这种恢复图往往添加了很多想象的成分。关键发现是基础。其他部分往往损坏严重。
二里之后是河南郑州的二里岗遗址。大约是公元前1500年。二里岗遗址位于郑州市老城区东南部,是一个高5-10米的土岗。出土了20多处夯土城墙遗址和宫殿基址。其中一个有特色的宫殿遗址,东西长65米,南北宽13.6米。考古学家根据建筑遗迹恢复了一座带走廊的四阿重屋式建筑,与《考古工记》中载的九室九宾居之相似。外面有九室九师朝焉。
二里岗之后,就是著名的河南安阳殷墟。这个时代大约是公元前1327-1054年(也有人认为是公元前1384-1111年,我个人更喜欢前者)。殷墟的发现始于1898年王懿荣发现甲骨文(详见《甲骨文》一节)。随后经过多次考古挖掘,证明商代为信史。其中,宫殿宗庙遗址位于环河南岸小屯村附近,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650米,包括宫殿、宗庙等80多个建筑基地。最为引人注目的是,在宫殿宗庙遗址的西南两侧,有一条人工挖掘而成的防御濠沟,将宫殿宗庙环绕其中,推断为护城河。
图3:殷墟恢复图。引自百度。
在长江流域,大约在公元前1500年,盘龙城出现在武汉附近。中国古代重要文献中有明确记载:楚人来自黄帝。有趣的是,盘龙城附近的地区在商朝时期并不属于中原王朝的势力范围。周朝初年,周康王(公元前1020-公元前996年)接受了周天子的称号,建立了楚国。有趣的是,楚国的文字和同期中原差不多。传说楚王是朱蓉的后代,属于中华民族的后代,不是当时所说的蛮夷。屈原的《离骚》是中国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文学明珠。为什么楚国在商朝与中原没有交往,在周朝初年被封为诸侯?
有一种说法是,楚王的曾祖父熊曾经是周文王的老师。因此,熊的玄孙子熊绎被封为爵位。
值得注意的是,盘龙城遗址是公元前1500年,比楚国早500年左右。盘龙城的青铜铅同位素和商朝一样,都是外来的。
图4:武汉郊区盘龙城遗址。大约是公元前1500年。引自百度。
从形式上看,中国殷商以来的城市与苏美尔和古埃及一模一样。
苏美尔是最早发现考古的城市。在苏美尔语中,城市被称为Ki。苏美尔的城市建筑大量使用砖和夯土。不幸的是,我没有找到苏美尔时期城市的恢复图。从现有发掘的废墟来看,苏美尔的建筑主要是方形的(图4,图5)。
护城河是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起着防御作用。中国古代城市通常有护城河。殷商发现的城墙边的护城河是中国发现的最早的护城河。在苏美尔、古埃及等地,公元前3000年的城市有护城河。
后来欧洲城市也有护城河。但是欧洲的城市形状不规则。在苏美尔、古埃及和中国古代,城市往往是方形的。(图6)。事实上,黄种人建立了古埃及、苏美尔、古印度和古中国四大古代文明他们的城市往往形状相似,包括城墙和护城河,城市形状相对规则。
“多重庭院”的结构是商朝早期考古发现的建筑的一个共同特点。而苏美尔人公元前3000年建造的宫殿就是多重庭院的结构。
图:公元前3800年左右的苏美尔城市遗址。引自维基百科英文版。远处为重建的古巴比伦金字形神塔(Ziggurat)。"Ur-Nassiriyah"by M.Lubinski from Iraq,USA. - Flickr. Licensed under CC BY-SA 2.0 via Commons 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ki/File:Ur-Nassiriyah.jpg#/media/File:Ur-Nassiriyah.jpg
图片:5:苏美尔城市遗址,有明显的夯土遗迹。引用维基百科英文版本。Themosthstriking-feature-the-sumerian-city-kish-thish-ziggurat.hModern-dayBabel-governorate.
图6:古埃及Buhen城的城墙和护城河。引自维基百科英文版";Buhen3";byfranckMonnier(Bakha)-franckMonnier,lesforteressesgyptiennes.dynastiqueauuuvelEmpiresance,del',gypte,ancienne,safrans,bruxelles,2010,978-2-87457-033-9,http://www.safran.be/proddetail.php?prod=CEA11.licensedunderunderunderunderunderundendendendendendendendendendendendendendendendendendendel.phommons
也许是出于防水的考虑,苏美尔人的建筑总是建在高台上,被称为Tell。它不仅习惯于中国,而且名字也很相似。这样的历史遗迹在中东随处可见。还有人认为,苏美尔人的Tell是因为泥砖容易损坏,损坏后,经过平整,在原址上平整,继续建造新的房屋,逐渐形成高台。我个人认为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实际上,苏美尔人最壮观、最著名的建筑是塔庙,它们建在巨大的平台上(图7)。而且这类塔庙往往是用砖建造的,而且都是经久不衰的,显然,高台是有意建造的。巴别塔在《圣经》中可能就是这样的建筑。苏美尔的庙宇和宫殿采用了更复杂的结构和技术,如支柱、密室和粘土钉子。
因为苏美尔建筑以砖木为主,远不如用岩石建造古埃及金字塔耐久,所以没有现有完整的苏美尔建筑,只有废墟(图4,5)。苏美尔建筑可以从古巴比伦金字形塔中追寻痕迹。如图7所示,古巴比伦金字塔看起来和布达拉宫很像。
图7:左图为古巴比伦金字形神塔(Ziggurat)。引自维基百科英文版。Thispicture?wastakenby?amember?of?the?united?Statesharmed?Forceshactive?andhashashishinthe?Publichdomain.Ithashoriginally?downloaloadable?fromaushushushentsite?beinghinghinthe?publichomain.thishable?bleustratable?bleusthable?byenthenthenthenthenthenthenthenthenesturesturaturature。两者高度相似。
苏美尔建筑的另一个特点是穹顶和拱门(图8)。现在的考古显示拱门也是苏美尔发明的。考古显示,至少在公元前2000年,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有砖拱建筑。
图8:伊拉克哈特拉古城。图片来自中国文物网。作者张艳。这座古建筑建于公元前。门窗悬拱。
拱门的发明说明苏美尔人有深厚的几何和力学知识。如图9所示,拱门通过弧形拱石将力传递到拱墩上。除了两河流域,拱门技术在中国和古罗马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图9:拱门结构和力学示意图。引用自维基百科英文版。1.Keystone2.Voussoir3.Extrados4.Impost5.Intrados6.Rise7.Clearspan8.Abutment".Archillustration".bymesserWoland-own-workcreated-inkscape-based-on-the-image:Arch_illustration.png-by-lusitana.Licensedunderby-SAustrationsh-https://commons.wikimons.wikimediane:Arch_illustrations.
目前还不知道中国什么时候开始采用拱门技术。著名的赵州桥是中国最早的石拱桥(图10)。建于公元595-605年隋朝。整座桥只有一个大拱门,长37.4米。展示了中国古代人高超的建筑技术。世界上最早的石拱桥是古罗马阿尔坎塔拉桥,建于公元98-105年。
图10赵州桥。引自百度图片。
拱门很坚固。赵州桥建于公元605年,距今1400多年。经历了10次洪水、8次战争和多次地震,特别是1966年3月8日邢台发生了7.6级地震。赵州桥距地震仅40多公里,未被破坏。它是石拱桥的杰作。
类似于拱门,拱顶也是古罗马等地广泛使用的建筑技术。
拱顶类似于拱门的力学结构,原则上完全一致。可以说拱顶是多个拱门的集合。真正意义上的拱顶也是美索不达米亚最早出现在两河流域,很可能是苏美尔发明的。
虽然苏美尔人不像埃及人那样关心来世,但他们在乌尔出土了一些早期王朝陪葬丰富的坟墓。乌尔之后,苏美尔逐渐受到闪族的影响,甚至统治和改造,墓葬也逐渐变得简单。值得一提的是,乌尔早期王朝的墓室是地下拱顶墓室。
中国古代墓室也经常使用拱顶(图11)。商周时期没有找到墓室的结构图。在图11中,左图是有争议的曹操墓。我倾向于认为这是赵武帝石虎(295-349年)的墓,后者无恶不。墓是砖拱结构。右图是三国时期新出土的东吴墓。也是砖拱结构。
图11:拱顶。左边是曹操墓。右边是三国时期吴国的墓葬。两者都是拱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