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 2021年12月9日 0

两河文明史连载:月神的帝国——苏美尔文明的统一

古地亚死后,公元前2120年20年,乌鲁克的一名渔夫乌图赫加尔出兵自立为乌鲁克王,掀起了苏美尔人的独立浪潮。乌图赫加尔首先占领了重要城市乌尔,并命令他的弟弟乌尔纳姆(据说是女婿)为乌尔总督,以这两个城市为基础,开始了驱逐北方库提人的民族事业。英勇善战的乌图赫加尔在公元前2116年只用了4年时间就把库提人从美索不达米亚南部赶出来,还活捉了库提人的领袖梯里根。乌图赫加尔自称世界四方之王,乌鲁克再次成为两河霸主,历史上被称为乌鲁克第五王朝。

两河文明史连载:月神的帝国——苏美尔文明的统一

乌鲁克城

乌图赫加尔,春风得意,也许忘记了他培养的雄心壮志——他的弟弟乌尔总督乌尔纳姆。乌图赫加尔与库提人死战的同时,乌尔纳姆却在乌尔城偷偷发展了自己的力量,他在乌尔城修建了高大的城墙和宏伟的堡垒,建立了自己的力量。大约在公元前2112年,在位8年的乌图赫加尔在视察一座大坝时突然溺水而死,这可能是乌尔纳姆设计制造的意外。随后,乌尔纳姆在乌尔起兵,打败乌鲁克第五王朝,夺取苏美尔王权,建立乌尔第三王朝。然后乌尔纳姆继续率军征服各个城邦大约在公元前2110年,乌尔最大的对手,拉格什第二王朝的末代国王纳马哈尼被乌尔纳姆击败,其他城邦望风而降。继萨尔贡之后,乌尔纳姆重新统一了两河流域南部,自称苏美尔和阿卡德之王,天下四方之王,建立了第一个苏美尔人统一王朝。乌尔纳姆也被称为苏美尔人的复兴者,乌尔第三王朝也被称为苏美尔复兴。

乌尔纳姆无意恢复苏美尔的城邦政治。他效仿阿卡德人,建立了至高无上的专制王权。过去,苏美尔王权的观念强调,统治者是服侍神灵、保护城邦的强者。乌尔纳姆学习了阿卡德人王权的神化观念,自称为神,编造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并与众神确定了亲缘关系。乌尔王还在王位登基之日与扮演伊南娜女神的高级女祭司举行了婚礼。国王通过性别关系满足女神的需求后,接受了伊南娜授予的王权徽章和祝福,证明他是上帝的宠人,他的王权来自上帝的授予。

两河文明史连载:月神的帝国——苏美尔文明的统一

乌尔王还在王位登基之日与扮演伊南娜女神的高级女祭司举行了圣婚仪式

与同样是君权神授的埃及君主专制不同,在埃及,国王的言行是神意,他的话是法律,而两河流域崇尚法治,制定法典。乌尔纳姆最大的成就是颁布了已知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法典的序言说:天神安和众神之王恩利尔选择了他(乌尔纳姆)统治世界,并根据上帝的意图建立了社会正义和秩序。在太阳神和正义之神乌图的帮助下,他制定了法律。法典详细阐述了婚姻、家庭、财产、经济等日常生活,可以深入了解苏美尔生活的方方面面。比如法典第一条规定:与自由民之女发生碰撞,堕落其中之物的,应当赔偿银十舍客勒。[1]第九条规定:如果牛在伤害栏里,牛应该还牛。

两河文明史连载:月神的帝国——苏美尔文明的统一

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乌尔纳姆法典

乌尔纳姆去世后,他的儿子舒尔吉继承了他的位置。在他的统治时期,他在内部建立了休息站,改善了公共交通,实行了中央集权制;对外扩张乌尔帝国的疆域,多次发动对埃兰、亚述、叙利亚、小亚细亚的远征,征服了包括马里在内的周边许多城邦,将其势力范围扩大到黎巴嫩的比布鲁斯,掠夺了无数的资源和奴隶。据记载:舒尔吉将满载黄金的驴车赶回苏美尔,在尼普尔贡品中心每天可以收到数万只动物。舒尔吉不仅注重武力征服,还通过婚姻改善对外关系。他先后把两个女儿嫁给了埃兰两个城邦的国王,间接操纵了两个城市的内政。

在舒尔吉统治的第20年,他效仿阿卡德纳拉姆辛自封为神的做法,自称“神舒尔吉”,并追封其父乌尔纳姆为神。他在各地修建自己的神庙和塑像神化自己,要求人民向给最高神贡品一样一周两次向他的塑像进贡。舒尔吉企图通过打压其他神庙势力来排挤其他神灵,让世人从他神崇拜转为崇拜自己,结果他最终在一场政变中,与王后吉米·宁丽拉同时被杀。他的两个儿子阿马尔·辛和(约公元前2045—前2037年在位)和舒辛(约公元前2036—前 2028年在位)先后成为国王,继续神化自己的政策,自称为“给全国民众以生命之神”,在对东北地区的战争中也取得辉煌的胜利,击败西马奴姆、胡赫奴瑞、扎波沙里等新兴的城邦,掠夺来大量的奴隶。

两河文明史连载:月神的帝国——苏美尔文明的统一

乌尔第三王朝

君权的神化和军事胜利进一步加强了两河流域的中央集权制度,国王的权力达到了历史的顶峰。全国分为约40个地方行政单位,原来的城邦首领成为属于中央的地方官员,全部由国王任免调遣。经济上,粮、油、盐、铜、羊毛等重要商品的价格由国家统一规定。和埃及一样,苏美尔皇室经济开始前所未有的强大,连寺庙财产都被皇室吞并了。皇室占全国五分之三的土地和三分之一左右的奴隶,全国各地都是皇室庄园。每个庄园都有数百个奴隶,形成了前所未有的奴隶经济。据统计,仅皇室奴隶的数量就占全国总人口的15%左右,不包括寺庙和私人奴隶的数量。除了奴隶经济,雇佣劳动力普遍增加。乌尔等10个城市的皇室和寺庙雇佣了约21000名劳动者,苏美尔地区的社会经济进入了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繁荣时期。

乌尔市发现的数千份商业合同,说明当时苏美尔经贸发达。根据这些商业合同,白银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货币,市场上日常流通的货物大多以白银转换,政府也以白银为税收,甚至法院判决的赔偿也是用白银支付的。在过去的乌鲁克文化时期,苏美尔人用作货币的物品是大麦。与大麦等实物货币相比,白银等金属货币质地均匀,坚固耐磨,可以随意分割,分割后可以熔化恢复原状,便于流通,适合保存。本质上,大麦等实物货币仍然是物易物,而白银等贵金属货币并不是实用的必需品。金属货币制度的建立标志着人类终于开始相信,一些没有太大实用价值但能够方便储存和流通的货币,是人类货币史上的一场革命。

原本在苏美尔民间流行的神话故事和英雄传说也是在乌尔第三王朝整理出来的,苏美尔最著名的九首史诗都是在这个时期编的。除了神话和史诗,苏美尔还留下了人类社会最早的谚语、预言、格言和寓言。谚语和格言反映了生活的态度和方法,比如有钱人可能很幸福,但一无所有的人可能会坐以待毙,放松心情;有体现统治者利益的,比如人民没有国王就像羊没有牧羊人,人群没有领导就像河水没有管理者;还有一些格言反映了鱼和熊掌不能兼得的想法,比如如果他想要面包,就没有盐;如果他想要盐,就没有面包。

苏美尔的寓言故事通过对自然物的拟人化进行各方面的讽刺争论来解释一个道理。代表作有《狐狸的故事》、《牛与马》、《骑驴的故事》、《冬与夏的争论》、《铜与银的争论》、《锄与犁的争论》等。还有一个以学校生活为主题的幽默故事,讲述了一个学生因为不知名的原因每天被老师打,学生的父亲选择给老师送礼,于是学生变成了优秀的学生。苏美尔的许多寓言都是古希腊《伊索寓言》中故事的原型。

乌尔城作为苏美尔统一王国的首都,当时人口达到6.5万,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际城市。城市里不仅有苏美尔人,还有闪米特人、埃兰人等各族人民。据《圣经》和《古兰经》记载,犹太人和阿拉伯人的共同祖先、一神教的创始人亚伯拉罕(阿拉伯语:易卜拉欣)出生在乌尔城。乌尔第三王朝的创始人乌尔纳姆在这座苏美尔之都大兴土木,留下的最重要的遗迹是乌尔城庄严宏伟的塔庙。

两河文明史连载:月神的帝国——苏美尔文明的统一

乌尔塔庙遗址

乌尔塔庙是一座用砖砌成的三层台阶建筑,一层堆在另一层上,一层比一层小,每层台阶各有100级,涂上不同的颜色,最底层基底面积长64米,宽46米,高9.75米,台阶上涂上黑色沥青,象征冥界;第二层基底面积为37×33米,台阶涂上红色,象征人间;第三层台阶为青色,象征天堂;第三层台阶上是乌尔的守护神——月神南纳——神庙,为白色,象征月光。建筑物内部采用圆柱、拱廊等建筑形式,结构复杂,宏伟壮观,神庙墙上还刻有大量神话动物浮雕,上面刻有狮首鹰身、鹿头牛身等由不同动物不同部位组成的怪兽。乌尔塔庙各层土台上还设有衙署、商场、仓库等,形成了一个城市公共中心。这座神塔至今仍威严屹立,是苏美尔建筑中现存最完好的一座,只是3层台阶以上的建筑群已不复存在,各层颜色早已褪去。

在两河流域修建乌尔寺的同时,埃兰还发现了类似类型的金字塔寺——基洛夫特金字塔寺,共用泥砖400多万块,大约在公元前2200年,反映了埃兰文明和苏美尔文明的相互影响。苏美尔人是埃兰人的文明导师,但苏美尔人没想到的是,他们的学生埃兰人会成为苏美尔文明的掘墓人。


[1]一舍客勒约8.33g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