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闻异事 · 2021年12月5日 0

从地理环境看苏美尔伪造的历史

苏美尔的伪史

据说苏美尔文明起源于公元前4500年,结束于公元前2000年。据说苏美尔人创造了苏美尔文字,最早创造了象形符号。经过500年的发展,象形符号已经演变成楔形文字。苏美尔文明之后,古巴比伦文明和亚述文明在继承楔形文字的基础上,对楔形文字进行了改革和简化。美索不达尼亚平原树木少,草本植物多,所以苏美尔人在泥板上写字。

泥版书能保存几千年吗?

泥板书真的能保存几千年吗?而且泥版上的字迹清晰,注意是泥版,不是陶器,也不是瓷器。一般情况下,这些泥板书应该已经粉碎,重新归为土壤。即使这些泥版保存下来,即使泥版保持形状,上面的字也无法保存。可以看看挖掘出来的泥版,基本上字迹清晰,就像新的一样。

从地理环境看苏美尔伪造的历史

图1

有人说,因为这些泥版埋在土里,气候干燥,降雨少,所以一直保存到现在,有是烧制的,会增加泥版的保存时间。我们来看看这些说法能不能成立。

苏美尔古代地理环境

这些挖掘苏美尔泥版的遗址都在伊拉克,主要集中在三角洲平原地区。

从地理环境看苏美尔伪造的历史

图2

如图2所示,伊拉克平原周边高中低,河积平原海拔相对较高,三角平原海拔基本在50米以下,洼地、湖泊、沼泽部分在海平面以下。伊拉克位于西风带,干旱半干旱,降雨量少。这种地形和气候最容易形成盐碱地。除了草本植物,伊拉克植被最多的是椰枣树,这是最好的证明。伊拉克平原地区有大面积盐碱地。

从地理环境看苏美尔伪造的历史

图3

图3来自《伊拉克复合盐渍土形成与分布及工程地质特性研究》,文章发表于2017年第6期《石油工程建设》,作者为李东、张庚成、钱明、张志豪。图3中的数据如下:北部高原山地降雨量大,坡度陡,所以含盐量低。中部平原地区氯盐(cl)含量在2.4~10克/公斤之间,硫酸盐含量在1.25~11.6克/公斤之间,含盐量从北向南增加,检测深度为0-35米。幼发拉底河西侧氯盐平均值3.8克/公斤,硫酸盐平均值150克/公斤,检测深度0-14米。西部沙漠高原以石灰岩为主,土壤含有大量石膏成分。入口处含氯盐70克/公斤,硫酸盐2.2克/公斤,检测深度0-0.7米。

根据以上的数据可知,大量的盐碱地分布在美索不达尼亚平原,盐碱分布深度可达地下50米,这种深度的盐碱地说明苏美尔的盐碱地不是农业造成的,而是自然形成的,伊拉克平原地区的地下水位不深,且土壤毛细作用强烈。椰枣树一直存在于该地区,也侧面的证明了古代此地气候和土壤成分,跟今天的伊拉克是相似的,没有太大的变化。

这些现象与该地区的古代地质结构有关。贾希姆·穆罕默德·海拉夫的《伊拉克地理》提到,当新世界(距今12000年)开始时,波斯湾的海岸线距离巴格达最近64公里。现在冲积平原地区泡在海里,冲积平原地区是下沉区。每年洪水沉积物使地面升高,但整体下沉使平原海拔不超过50米。

从地理环境看苏美尔伪造的历史

图4

一部分出土的泥版书只是晒干了,就像以前农村盖牛圈一样,用的土坯也差不多,有些泥版书是低温烧制的,这种泥版书的寿命可以参考红砖,红砖的烧制温度在900度左右,要想达到这个温度,需要专业的烧窑,燃料必须是木材,不能是秸秆。烧砖的粘土含铁,经过烧制氧化,呈红色,一般建筑寿命10多年就会粉化,埋在地下不超过200年就会重新变成土壤。从泥板书的颜色可以知道,泥板书的烧制温度不到900度,甚至远低于这个温度。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泥板书的埋藏环境是盐碱土,地下水位高,潮度大,环境温度高。泥版只是低温烧制,不是陶器,也不是瓷器,泥版书的保存时间不会超过红砖。但是西方考古学家挖出了100多万本泥板书,这是不可能的。泥版书绝对是伪造的,苏美尔的历史解读完全是挖掘者伪造的历史。

苏美尔农业

据说苏美尔文明有发达的农业文明,挖掘出来的泥版书中有一篇《苏美尔农夫家训》。在这篇文章中,农民给儿子提供农业指导,告诉他儿子什么时候种地,什么时候浇水,怎么耕地等等。这篇文章确实展示了苏美尔发达的农业文明,但这是真的吗?

根据西方考古学的结论,苏美尔文明产生了大量的盐碱地,因为农业发达,土地过度开垦,最终削弱了苏美尔文明,最终灭亡。

农业文明最重要的是土地,应该积累大量类似轮耕、施肥等养护耕地的方法,应该有水灌、深翻、压泥等大量盐碱地的治理方法。在中国古代,有大量的盐碱地治理方法。《管子轻重乙》记载:";河在诸侯,亩钟之国。";《史记·河渠志》记载:";用灌淤水灌溉卤水的地方";指放在压碱法治理盐碱地。

苏美尔为什么控制不了盐碱地?看看伊拉克,就算有现代技术,也解决不了盐碱地问题,因为这种盐碱地不是农业造成的,而是地理气候造成的。

从地理环境看苏美尔伪造的历史

图5

按照横行竖列的顺序,比如第一行第一列是1号,第二行第一列是2号等等。1号(栗钙土),2号(棕钙土),3号(红棕钙土),4号(灰色漠境土),5号(漠境土),6号(山地土),7号(石质土),8号(岩成土),9号(盐化阶地冲积土),10号(盐化泛滥平原冲积土),11号(盐化三角洲平原冲积土),12号(盐化沼泽冲积土),13号(盐化河口冲积土),14号(盐化东部平原冲积土)

图5是伊拉克地理的土壤分布图。结合我国油田对盐碱50米深度的探测,可以看出美索不达尼亚平原自古以来就有大量的天然盐碱地,含盐量在千分之三以下是轻度盐碱地,出苗率在70%-80%。重度盐碱地是指含盐量超过千分之六,出苗率低于50%,中度盐碱地介于两者之间,是现代农业条件下的统计数据。在古代,出苗率肯定会更低。

苏美尔的历史没有信史,所有已知的苏美尔历史都来自泥板书。在所谓的苏美尔遗址中,没有发现大量的文物,也没有太多的遗址。泥板书出土最多。根据文章前面的内容,苏美尔的土壤条件根本无法形成发达的古代农业文明。没有农业生产作为基础,古代就不可能发展出发达的文明,所以苏美尔的历史是伪造的。

为何伪造苏美尔文明史?

《圣经·旧约·创世纪》记载了一条流经伊甸园的河流伊甸园流出后分为四个支流,一个是幼发拉底河,一个是底格里斯河。洪水过后,挪亚的后代来到亚美尼亚平原,建立了苏美尔文明。

从地理环境看苏美尔伪造的历史

图6

西方人不会容忍比上帝更早的历史。如果有超越上帝的历史,他们应该努力把这些历史变成上帝的行为。所以他们伪造苏美尔历史,比如苏美尔黑发,成熟的象形文字,大量的学校,发达的农业等等。这些伪史和中国古代历史很像吧?直接说三皇五帝是上帝的信徒。

一些教授和高级知识分子写了相关文章,认为中国古代起源于苏美尔。在这些认祖文章中,没有数据,没有考古图片,没有古代地理气候分析。只有博物馆里伪造文物的图片,只有赞美之词。这是什么专业文章?现在很多被忽悠的人认为苏美人和中国人的起源有关,甚至我们的历史课本上都有苏美尔的历史。这种文化渗透必须警惕和消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