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书告诉我们,中国古人不知道地球是圆的。在明末的西学东渐过程中,西方传教士将地圆说引入中国。直到现代,地圆说才在中国普及,天圆地平,中国居中的华谊世界观完全崩溃。
七年级地理教科书说:由于活动范围狭窄,古人经常用自己的直觉了解世界。当他们看到眼前的地面是平的,他们认为整个地球是平的,天空被视为一个巨大的锅。在中国古代,有一种说法是天空像盖子,地方像棋局。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在发现地球形状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地说,地圆可能在东汉时期就已经说过了。元朝时期,赵光义的十三代后代明确提出了地圆说。
在了解地球形状的道路上,古希腊是一种令人惊叹的古代和现代类型。据说在公元前6世纪,毕达哥拉斯认为球是最好的,所以他突然提出了地球圆说。在公元前4世纪,亚里士多德总结了三种科学方法来证明地球是球形的,即越北,北极星越高,越南,,越南,北极星越低,月球上的地影是一个圆形的,以及远处海船的形状。在公元2世纪,希腊地理学家托勒密也在《天文学成就》中证明了地球是一个球形。文艺复兴后,西方人提倡古希腊的成就,看到古希腊人说地球是圆形的,所以他们开始相信麦哲伦的全球航行最终决定了。
西方地圆说,亚里士多德是历史上的关键人物,但这个人太棒了,天文学、地理学、哲学、物理学、数学。。。他什么都知道,什么都很好,写了数百万字的杰作。即使是地球的形状,他也能想出三种证明方法。
与古希腊人相比,中国人更愚蠢,发现地球的形状相当坎坷。中国几千年的积累,人力物力的天文观察,无数顶尖学者的努力,远不如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和托勒密皱眉。
据《大戴礼记·曾子天圆》记载,春秋时节,曾子说:如果天空是圆的,那就是四个角落。这意味着,如果天空真的是圆的,地方是方形的,那么四个角就无法覆盖。曾子进一步解释说:天道是圆的,正宗的是方形的,方形的是幽静的,圆形的是明亮的。所谓的圆形地方,圆指的是时间像60个甲子一样重复,地方的方指的是东南、西北的四方概念。简而言之,一开始,古人真的不知道地球的形状是什么,没有毕达哥拉斯那么感性和准确。
战国时期,中国有两位著名石申和齐人甘德两位著名天文学家,他们确定并精确记录了黄道附近恒星的位置以及与北极的距离。他们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恒星表。他们的成就被汉人汇编成《甘石星经》。其中,石申是月球背面环形山的中国人之一。
在政治和儒家干扰较少的时代,对天文学的了解越多,对地球形状的了解就越清楚。因此,经过数百年的积累和发展,东汉张衡在石申和甘德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天文学。他在《浑天仪注》中写道:浑天如鸡。地球就像蛋中的黄色。它一个人住在里面。它又大又小。虽然整体说法不太准确,但地球就像蛋中的黄色这个词表达得很清楚。事实上,看过张衡改进的浑天仪(见下图)的人一定知道,因为浑天仪是一个圆形的。
当然,我们中国人一直以实事求是、自我批评、自我否定的精神,不需要像隔壁的国家那样吹嘘祖先的成就来增强民族自豪感。南京大学出版社的《图解天文学史》和中国科技出版社的学术专著《中国古代天文学思想》都提到了地球是圆的。
与西方文明不同,中国属于农业文明。自古以来,它就开始关注视觉教学,以确定农业时间。封建王朝建立后,天文学不仅与农业有关,而且与政权的合法性有关。因此,历代都非常重视司天监。东汉以后,中国出现了大量著名的天文学家,如唐朝李春峰、宋朝苏松、元朝郭守敬等。他们在天文学方面的努力和成就使中国古代天文学走在世界前列,发现地球是圆的。
据《旧唐书》记载,唐代一行奉命制作《大衍历》时,选取了13个观测北极星高度的点,最南端在越南,北极星角度约为17.07°,最北端在俄罗斯,北极星角度为52°,从而发现纬度。
《元史》记载,元代郭守敬奉命制作《授时历》时,选择27点观察北极星的高度,最南端在南海,测量北极星的角度为15°,最北端在北海,测量北极星的角度为65°,再次确认纬度差异。如果地球是平的,那么北极星的角度就不应该有太大的变化,这相当于亚里士多德越北,北极星越高,越南,北极星越低的结论。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有多有才华,不需要像郭守敬等人那样的观察实验,只要思考,计算,就得出北极星越高,北极星越高,北极星越低的严谨结论。
《元史》记载,元代耶律楚材制作《西征庚午元历》时,组织人员测量了寻斯干城和开封城的月食,发现寻斯干城的月食比开封月食早了一半左右,从而发现了月经。如果地球是平的,地球上任何观察月食的时间都应该是一样的,但元朝发现不同地区的月食时间略有不同。
可以看出,元朝已经积累了地球圆理论的知识。至于元朝官员是否发现地球是圆的,历史书上没有明确说明。然而,《元史·天文一》记载,元朝似乎制作了地球仪器。它的制作以木为球,七分为水,其绿色,三分为土地,其颜色为白色。画江、河、湖、海,脉络贯穿其中。画一个小方井,以规划圆的广阔和道路的距离。
无论元朝的官方态度如何,赵光义十三世的后代和元朝的赵友钦在《革象新书》中首次明确论证了地圆说。他指出:虽然地球是圆的,但它在几百英里内没有圆。人们直接注意到它,不能环绕它。试着划船江湖,但看到船在哪里升起,而水在哪里看不到它的头,水在哪里看不到它的尾。洞庭广阔。如果太阳和月亮出现在其中,远处的山就在环曲下,没有障碍。测量北极出地的高低(即纬度差异)和东西方月食的早晚(即经度差异)。地球是圆的,地球应该是天度的证据。
古希腊人几乎只是动嘴,动脑袋想象或计算,没有实际的大规模天文测量,然后提出圆说,中国数千年的观察和积累,无数顶级天文学家的努力,甚至大规模观察研究,也发明了纬度,然后赵根据这些材料的外观特征,自然揭示了真相——地球是圆的。简而言之,无论这个过程有多坎坷,但可以肯定的是,中国已经存在了圆,但由于政治和儒家因素,圆说在中国古代并没有真正普及。
令人费解的是,为什么赵友钦的论证方法几乎与亚里士多德的论证方法完全相同。论证的重点是北极星、月食和海船?赵友钦有历代大规模天文观测数据的支持,而亚里士多德和写《天文学大成》的托勒密呢?在探索未知科学的道路上,任何科学进步往往都需要长期的积累和量变,然后科学家灵光一现带来的质变。古希腊学者对地球形状的理解无疑超出了科学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