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3年至1934年,蒋介石不顾侵华日军侵华华北,坚持先安内,聚集国民党50万大军,第五次围剿中国工农红军所在的江西南部和福建西部。
由于王明等人左倾领导错误,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损失惨重,不得不实施战略转移。红军大部队向西转移后,国民党认为此时可以抓住机会围剿已经孤立的闽赣苏区。
面对军队压力的严峻形势,闽赣苏区司令员宋清泉没有冷静分析敌我情况,而是过于自信,坚持与国民党军队作斗争。由于决策失败,闽赣苏区陷入困境,革命实力严重削弱。面对敌人的频繁围剿,闽赣苏区红军不得不被迫转移。
在转移过程中,红军被敌人包围了好几次。此时,革命意志不强的红军高级将领宋清泉公开叛变革命,带走了大部分人。此时,剩下的部队遭到了国民党军队的猛烈攻击。在敌人强弱的情况下,红军官兵浴血奋战,最终因失去敌人而失败。时任闽赣苏联政府主席的杨道明失踪,下落不明。
1985年,73岁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少将钟楚国生病了。然而,尽管家人的强烈反对,他还是毅然乘火车南下来到福建的一座寺庙,亲自参加了庆阳法师的会议。令人惊讶的是,他一见到钟楚国,就很快迎接了他:老首长,我来看你了。
谁是让钟楚国千里抱病探访的清扬法师?为什么钟楚国叫他老首长?
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必须从钟楚国的南下之旅开始。
一、开国少将南下抱病
1985年一个炎热潮湿的夏天,钟楚国的前下属因为公北路过南京,顺路来拜访他。这时,他的下属在福建军区工作,他的职位是南京军区顾问。
(钟国楚将军军装照)
多年未见的两人谈得很开心。在谈话中,他的老部门不小心说了一个名字,这让钟国楚非常震惊,因为他认为这个人已经牺牲了50多年,但他仍然活着。
更让他吃惊的是,他的老朋友不仅活着,而且住在寺庙里,也就是说,他是福建的和尚,在他的下属工作。这时,年纪大了,看世界的钟国楚突然兴奋起来,立刻决定赶到福建去见老朋友。
此时,钟国楚73岁,患有疾病。从南京到福建1000多公里的交通水平对老人来说并不容易,所以家人强烈反对,但钟国楚已经下定决心要去。
(清扬法师-杨道明)
钟国楚为了不给国家造成负担,不惊动地方政府,选择乘火车出行。
几天后,钟国楚的火车出发了。一路上,一向热情健谈的钟国楚却一反常态。他一直沉默,只是静静地坐在窗前,盯着远处闪烁的风景。
这让周围的人想知道钟国楚是谁,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近一天后,火车终于到达了目的地,停在永泰县火车站。
钟国楚一行人一走出车站,当地军队领导就围了起来。事实上,他们早就收到了南京的消息。他们很早就在这里等着迎接首长的到来。
(钟国楚晚年)
面对当地军队领导人的盛大宴会邀请,钟楚国没有答应,而是干脆拒绝了,并要求接待人员立即带他去当地的黑亭寺。这一要求让接待人员感到困惑,但由于领导人的要求,他们只能这样做。
汽车到达西亭寺后,一向威严稳重的钟国楚似乎有点不安。这时,他不像一个经历了很长时间战场的领袖,而是像一个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在进入寺庙之前,他还穿着军装。
这时,看护寺庙的小和尚看到有人,立即起身出去迎接,问:你是钟国楚将军吗?在警卫回答之前,钟国楚迫不及待地说:我就是,我和贵寺的一个老朋友约好了。
(位于福建永泰的黑亭寺)
听了将军的回答,小和尚伸出手说:清扬法师已经等你很久了,请跟我去厢房。
随后,在小和尚的带领下,钟国楚一行来到厢房等候。没多大功夫,一位老和尚走进厢房,看到老和尚进来,钟国楚迅速起身。这时,他已经激动得流下了眼泪:老头,我来看你了!
老和尚慈祥地说:钟,算起来,你我已经50多年没见面了。听到钟国楚将军称老和尚为老首长,身边的人脸上露出疑惑和震惊的表情。
钟国楚看到大家都很困惑,就说,他面前的清阳法师是50多年前第五次反围剿中失踪的,闽赣苏维埃政府主席杨道明。
(杨道明剧照)
这位看起来并不惊人的老和尚是曾经在红军时期出名的杨道明,这让他周围的人非常震惊。这位老人已经很多年没见面了,一定有很多过去要讲,两位老人谈到了深夜。
1999年,庆阳法师90岁时分居。当时,中共兴国县委统战部以官方名义表示哀悼。这种做法显示了当地政府对此事的重视。此外,许多地方政府官员前来祭奠,参加葬礼的人数达到1000人。
杨道明到底是谁?他的传奇经历和杰出贡献是如此受人尊敬。
二、红军将领失踪之谜
1909年,杨道明出生在江西省兴国县。因为他的父亲和两个兄弟都参加了革命,受家人的影响,他的思想非常先进,但他的母亲对他非常严格,以防止他和他的兄弟一起革命。
21岁时,毛泽东等人领导红军在家乡召开军民誓师大会。毛主席热情的讲话让挤在人群中的杨道明立即决定参加革命,加入共青团,负责在家乡为红军筹集粮草。
正当他热情地投身于热烈的革命事业时,国民党反动派开始调动重兵,首次围剿中央苏区,占领兴国县,开始屠杀革命者和进步青年。
(中央红军第一次反围剿)
在国民党的支持下,曾经受过革命者教育的地主劣绅疯狂报复。由于家里很多人参加革命,杨道明家成了地主返乡团打击报复的重点对象。
他的母亲被活活杀死,他的父亲被迫跳进河里自杀。他的大哥被杀了。他的二哥幸运地逃跑了,上山当了和尚。他的两个嫂子和即将分娩的妻子并没有幸免于难,被玷污后被卖到了其他地方。
最初,一个好家庭因革命而破裂,但杨道明的革命意志并没有动摇,而是秘密发誓要与土豪劣绅和反动派作斗争到底。由于他的出色表现,他在短短一年内就被组织吸收为正式党员。
1933年秋,国民党集结重兵,第五次围剿中央苏区。由于敌我军队的悬殊和王明左倾的错误领导,红军在反围剿过程中陆续失利。
(中央红军在根据地反围剿作战)
中共中央被迫带领主要红军退出江西省苏区。此时,毛泽东将杨道明转移到新成立的闽赣省,担任苏维埃政府主席。在这个关键时刻,毛泽东的目的是在未来更好地开展游击战争。
分别之际,毛泽东对杨道明说:主力转移后,你的处境可能会更加困难,但闽赣交界处山高林密,群众基础良好。因此,无论你将来面临什么困难,你都不应该脱离群众。你应该充分利用当前的武装力量,想办法不断扩大团队,不要坚守领土,遇到危险时带领团队上山……
主力红军被迫转移后,失去中央苏区庇护的闽赣苏区形势迅速恶化。蒋介石认为这是一个消灭强盗的绝佳机会,于是他聚集了成千上万的军队,向闽赣苏区省会推进。
timagin/462ffd8af4a0c87afae9fae9fom=pcom/origin/pgcimage/462ffd8afe9fae9e9e9fom=pctimemg_hine=
(闽赣省委旧址)
此时,虽然闽赣苏区的武装力量声称有两个团,但实际上只有几百人。此外,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和主力军的被迫转移严重影响了军队的士气。
为了保证苏维埃省政权的安全,杨道明不得不让闽赣省委和武装部队一起行动。25岁的杨道明心里没底,这样一支弱小的部队要在敌人强军的压力下安然无恙。
这时,杨道明收到了中共中央发来的最后一封电报,大意是:中央目前处境艰险,以后不会联系你。如果你想在闽赣边境地区开展游击战争,你必须坚持下去,争取最后的胜利。看到这张电报后,杨道明意识到未来的路不容易走。
(电视剧中宋清泉的形象)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作为闽赣苏区司令员的宋清泉,并没有吸取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的教训。相反,他坚持用卵击石,用手中唯一的武装力量与强大的国民党军队作斗争。
杨道明强烈反对宋清泉的军事部署,而固执己见的宋清泉没有采纳他的意见,依然执迷不悟,甚至当众威胁闽赣苏维埃政府主席杨道明。
由于敌我力量差距太大,闽赣苏区的归化和清流在与国民党大军对抗的过程中相继失败。不仅如此,最终保存下来的革命力量也被严重削弱。
(闽赣苏区)
1934年底,闽赣苏区形势恶化。为了保持实力,杨不得不放弃闽赣省会的宁化,转移到敌人军事力量薄弱的地区。在转移过程中,杨遇到了闽赣军区政委钟循仁。
在最近的第五次反围剿中,钟循仁带领兴国县人民赢得了红军队伍中为数不多的胜利,因此受到毛主席的赞扬,晋升为兴国县委书记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钟循仁奉中央命令在苏区开展游击战争,等待对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机会。然而,由于国民党军队的频繁围剿,苏区的情况越来越困难。为了稳定局面,钟循仁被中央委派到闽赣军区担任政委,导致钟循仁与杨道明相遇。
(红军长征)
他们带领剩余部队和机关人员沿着沙县和尤溪转移。在转移过程中,虽然情况令人担忧,但杨道明仍然没有放弃与国民党军队的斗争。然而,掌握军事权力的宋清泉独断专行,否认了杨道明的建议。
无奈之下,杨道明不得不带领他的四个团的兵力面对他的敌人,其中一个团的政委是开国少将钟国楚。此时,红军已经失去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因为它远离了福建、江西和苏区的良好群众基础。这支队伍多次遭到围攻,伤亡惨重。
在战斗和撤退中,各队逐渐失去联系。这时,杨道明手下只剩下三个营的兵力。经过几位领导同志的讨论,他们决定将目前的三个营合并为一个团,宋清泉担任团长,以便于管理和斗争。
(戴云山区)
第二年4月初,300多人终于来到群山环绕的戴云山区,去了紫山。杨道明决定先在这里休息,但他们没想到的是,国民党保安团得到了这个消息,敌人立即包围了这个地区。
由于连续几个月的行军转移,队伍特别疲惫,缺乏粮草弹药供应。此外,国民党军队已经在山脚下形成了包围,官兵们逐渐对未来失去信心,悲观情绪不断蔓延。
在当前的危机时刻,宋清泉、政治部主任彭湖等人开始动摇,并有了叛变革命的想法。宋清泉曾明确表示:我军目前的情况非常不乐观,应首先向敌人投降,以确保士兵的生命安全,然后试图突破。
(红军浴血杀敌剧照)
一天晚上,国民党保安团的人悄悄上了紫山,和宋清泉等人聊了一夜。第二天黎明时分,宋清泉派保安局长亲自把这个人送下山。杨道明早就知道了。和钟循仁商量后,他去找彭虎。面对杨道明的逼问,彭虎只是支支吾吾。
面对这种危机局面,杨道明和钟循仁召集所有干部为大家伙做思想工作,鼓舞士气。与大家商量后,杨道明决定立即将部队转移到山顶,等待突破的机会。
然而,就在那天晚上,宋清泉带走了大部分球队,这对留下来的人来说是极其危险的。无奈之下,杨道明和钟循仁决定立即带领球队突破。由于敌我力量差距太大,杨道明等人的突破过程极其悲惨。只有杨道明等9人成功突破,钟循仁也受了重伤。
(红军士兵突破)
更无奈的是,由于国民党到处封锁,这些突破成功的士兵根本没有机会联系组织。到目前为止,这些人就像世界蒸发了一样。他们活不下去,死不见尸。
三、逃进空门,关心家国
杨道明、钟循仁等高级将领的失踪引起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高度重视。中央立即打电话给陈毅和其他在南方进行游击战争的同志,要求他们帮助寻找。然而,由于当时通信条件的限制和敌人的围攻,寻找工作并没有取得进展。
随后,国民党政府还发出好消息:敌闽赣省机关和省军区已全军覆没,敌所谓省主席、省委书记已被杀。
由于当时战时紧急,无法验证上述情况是否属实。随着时间的推移,找杨道明等人的工作被搁置了。
新中国成立后,叛徒彭虎隐瞒了自己的过去,进入了湖南省政协,但天网恢复了。这个邪恶的叛徒并没有逃脱法律和人民的制裁。1953年,他被举报叛变革命。
(解放初期镇压反革命)
彭虎在接受有关部门审查时,如实招待了当年的一切:宋清泉带走大部分人后,他找借口要求与钟循仁一起寻找突破口。当他们一个接一个地走到山坡上时,彭虎在钟循仁不注意的情况下向他背部开枪。后来,他带领民团围剿闽赣省委,杀死了杨道明等人。
基于彭虎的供词,杨道明和钟循仁失踪案终于有了结果。组织认定他们已经死了,当地政府也认定他们是烈士。现在,我们不知道彭虎为什么要编造杀钟和杨的谎言,但事实并非如此。
钟、杨等9人成功突破后,躲在山上一片秘密的山林里,没有被搜寻的敌人发现。天黑后,一群人才下山向永泰县转移。经过一段时间的日夜出,他们来到了小白杜,他们对自己的下落有所不同。
除了钟和杨,其他人都认为最安全的地方是赣东北,但钟和杨不同意,因为他们都来自兴国县。自从他们参加革命以来,国民党反动派一直在奖励和抓捕他们。因此,这里的一群人,钟和杨选择继续往永泰西走。
经过几次辗转,他们来到了尤溪与永泰的交界处,并在这里遇到了自己的熟人——品香法师。
1932年,杨道明在中国苏联政府首都江西瑞金学习时,与毛主席一起拜访了隐居在当地的画家品香法师。后来,毛主席多次邀请他参观苏联政府,杨道明担任中央政府内务部副部长。
为了避免敌人的追捕,钟和杨剃了胡子出家。杨道明法号清扬,钟循仁法号妙圆。至于他们的身份,寺庙里只有品香法师知道。杨道明的家人一直认为他献身于革命。直到1966年,想念家人的杨道明给家乡发了一封信,家人才知道他出家了。
钟国楚在转移过程中与杨道明一起迷路。然后他努力回到闽赣苏区,在国民党军队发动了一场游击战。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带领的游击队被纳入新四军参加抗日战争。由于他在各个时期对革命的突出贡献,钟国楚在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少将军衔。
杨道明选择出家只是为了避免敌人的搜查。他曾多次想回归庸俗,但由于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新中国成立后,他想写信给毛主席,但他放弃了,因为他感到羞愧,当革命最需要的时候,他离开了组织。
imingertimage.99b7b333da8d2d0915151=pc“frg_width=“51”eimg_eight=“617”halt=“195年红军高级将领神秘消失,50年后福建一位老和尚说“0line=”>
1952年,永泰县响应党中央的号召,在全县开展土地革命。清阳法师找到了当地领导,要求参加后勤工作,但被拒绝了。从那以后,他在寺庙里保持沉默。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政府专门调查了他的政历。永泰县政府在掌握了他的情况后,根据他以往的革命贡献,安排他担任许多职务。
为了报答党和国家的恩情,他经常带领僧侣和信徒参与工作,开垦寺庙周围的荒地,种植作物,交给他的家乡支持他的建设。
(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999年,90岁的青阳法师去世了,他仍然为培养自己的党感到难过,这是他一生的遗憾。然而,面对当时的困难和情况,也许他不由自主。他永远关心家庭和国家的高尚品格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