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发生在20世纪30年代的离奇案件。
1931年11月,位于江西瑞金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秘密向上海临时党中央发送了120两枚救命黄金,但这120两枚黄金在运输过程中奇怪地消失了。共有7名交通工具负责转运黄金,其中7名交通工具随黄金神秘消失。
监护自盗到底是什么?还是还有其他秘密?党中央进行了秘密调查,但没有发现任何线索或结论。这个案子被搁置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才被提上议事日程。
1950年,在几乎没有线索的情况下,上海市公安局4名侦查人员以高度的责任感,经过几个月的不懈追求,终于完成了这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破获了19年前的120两起黄金失踪案。很难想象这个案子的情节是奇怪的,破案过程是曲折的
案发:120两金离奇消失
1949年11月下旬,中共中央华东局、东北局、华北局等地方公安部、社会部收到中央公安部、社会部发出的重要通知和一系列机器要求,要求新中国成立前我党和军队遗留的重大困难和复杂案件(以下简称悬案)。
在分配给华东局的案件中,有一起中央专项资金失踪案引起了华东局的高度重视,决定将案件交给上海市公安局进行调查。上海市公安局收到的任务不止一项。他们派出一批有能力的力量组建了一个叫做悬案调查办公室的案件处理机构,杨家军为主任。
悬挂下设6个调查组。这个特费失踪案交给了第三组。第三组组长叫蒋文增。三名成员是徐立鼎、徐德深、吴红,共有4名调查人员。
蒋文增从杨家俊手中接过卷宗,心里咯噔一声:这个案子难了。
卷宗袋轻轻飘飘,没有分量,打开一看,只有2页纸的案例简介,别的什么都没有。
一旦工作组讨论,想破案,首先要找知情人了解情况。从案件简介来看,只有一个知情人最了解案件——当时中央人民政府秘书长林伯渠。
第二天,1949年12月6日,专案组4人乘火车前往北京,真正见到了林伯渠。
林伯渠公务繁忙,日理万机,但听说是了解黄金失踪案,还是给了20分钟。在这20分钟里,林伯渠讲述了19年前神秘的黄金失踪案。
1931年11月,在上海主持中共临时中央工作的博古向瑞金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发出密电,安排苏区向临时中央局拨款在上海工作。
苏区中央资金也很紧张,但还是决定拨给临时中央120两黄金(16两制老秤)。林伯渠负责实施此事。林伯渠从苏区银行调来一批黄金首饰(土豪没收),请金匠熔炼首饰,制作12根金条,每根102根,放入一个小白铜盒中,用锡焊封口。
当时是白色的恐怖,黄金必须秘密运输,从瑞金到上海很远,很难完成任务,需要七名地下交通工具,考虑到金额大,风险大,为了避免事故,林伯渠使用了一套以前常用的交接验证程序。
林伯渠亲自写了一个汉字快,让人刻在一个硬木印章上。快字共有7幅画,按7幅笔画将印章破解成7幅,提前将7幅笔画印章和相应的锁和钥匙寄给7名地下交通工具。交接时,上下交通工具按以下程序进行:
1.双方以事先约定的暗语相认,确认身份;
2.下线用钥匙打开上线锁,进一步确认身份;
3.线上把黄金交给线下,线下把笔画印章交给线上,线上把锁交给线下;
4.用线下交给自己的笔画印章上线,向上级证明他已经完成使命,把黄金交给线下,否则他不会持有线下的笔画印章;
5.原来的线下交通工具已经上线,他用原来的线上锁与下一站交通工具连接,重复上述交接程序。
从1号交通员到7号交通员,每个完成使命的交通员返回后,将下一站交通员的笔画印章交给上级,上级将黄金交付给苏区。当苏区收到7张笔画印章时,意味着7名交通员完成了交接任务。
这套交接程序非常严格,但通常在所有笔画印章都送回苏区之前,上海已经收到了钱和东西,并向苏区反馈,所以这些笔画印章只在事故发生时使用。
不幸的是,苏区向上海拨付的最大资金出乎意料。
当时这120两条黄金运输的路线是:1瑞金-2南平-3福州-4温州-5金华-6杭州-7松江,最后7号交通员从松江接手送到上海。
1931年11月6日,1号交通员从瑞金出发,预计一个月后送到上海。
林伯渠
但12月初,上海临时中央没收黄金,于是发电询问苏区。从12月初到12月22日,苏区发了5封电报,意识到可能出了问题。
1932年元旦,苏区政治安全局局长邓发拿着6枚笔画印章找到了林伯渠。林伯渠看到东西是真的,但只缺少快字的最后一笔——抑制,说明黄金没有送到上海。
现在坏了,黄金真的有问题,苏区政治保卫局立即开始调查。
问题在哪里?很容易判断,因为只有最后一个印章,这一定是最后一站的问题,也就是说,从松江到上海的车站-6号交通员将黄金交给7号交通员,但在那之后,7号交通员未能将黄金交给上海临时党中央。
怎么查?太难了。
当时是白色的恐怖,上海是最危险的。临时中央政府是秘密活动。位于江苏瑞金的苏区政治安全局不能派人到上海或松江进行调查,所以他们不得不请中央特别部门协助上海的调查。
然而,这些地下交通工具的身份(姓名、职业、地址等)是高度秘密的。只有个别中央领导直接掌握,只能直接在线联系,中央特殊部门不好,所以中央特殊部门没有招聘,最后花了三个多月的努力,只能麻烦掌握地下交通工具身份的中央领导。
这位中央领导听说后,立即联系了7号交通员,却发现找不到!
1933年1月底,由于形势恶化,临时中央撤离上海,悬案搁置。
重启:7号交通运输员行踪成谜
通过林伯渠的介绍,专案组终于初步掌握了基本情况。
当然,重启此案的关键是寻找7号交通工具。但18年前的调查证明,7号交通工具当时找不到,现在18年过去了,想找到他就像一根大海捞针。
如果专案组想直接找不到,那就从1号开始,顺藤摸瓜,看能不能摸到7号。
不幸的是,林伯渠当时只负责调拨黄金,不负责调查案件。负责调查案件的邓发于1946年死亡,其他人对案件情况不太了解。然而,林伯渠提到,他认识从瑞金出发的1号交通工具者,好像他姓秦,为高自力更生当过警卫。
高自立是老革命、老红军,在井冈山与罗荣桓、苏裕是战友。新中国成立后,他担任中共中央冀察热辽分局委员、财经委员会书记。
调查人员立即前往沈阳。幸运的是,他们走得很快,因为高自立当时已经积累了工作和疾病,病情非常严重。他在20多天后看不到任何人。高自立在病床上提供了以下情况:
江西,姓秦,名朴,江西萍乡人,现任解放军第13兵团。
调查人员立即南下广西南宁,赶到13兵团驻地,找到了已经是副师长的秦朴——他确实是1931年运送黄金的1号地下交通员。
秦朴对18年前的秘密任务印象深刻,详细讲述了当时的情况。他当时的外部身份是瑞金市一家盛福餐厅的跑厅。接到任务后,他从瑞金出发,骑马到南平,走了6天250公里。下午,他到达了南门关帝庙指定的交接地点。
秦朴的离线,即2号交通工具,是关帝庙的寺庙祝福。他们按照上述程序解锁暗语、钥匙、交接黄金、交付笔画印章。。。完成后,他们立即离开。整个过程中没有其他交流。双方都不知道对方的名字和外表。这是组织纪律的要求。
当时秦朴不知道自己交接的是黄金,更不知道2号交通员的真实情况。
案件首次遇到瓶颈。
此时,上海市公安局悬挂提供了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他们转移到中央政府保存的绝密档案,找到了6名18年前参与黄金运输的地下交通工具的姓名、住所和年龄——不幸的是,没有最重要的7名地下交通工具。
然而,这是一个极其宝贵的线索,节省了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工作组也很幸运,一路触摸,从南平到福州、温州、金华、杭州,2到6交通运输员,工作组及时联系他们,所以从瑞金到松江前6站的交接。
杭州6号交通员刘志春,对运送黄金的经历印象深刻。
当时,刘志春的外部身份是茂福竹行。一位姓夏的校长把他发展成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并要求他成为一名地下交通运输员。他为组织执行了三项任务,每次都很顺利,最后一项任务是运送黄金。
起初,刘志春收到了上级的秘密信,他从第二天到第16天到18天,每天中午11点到西湖建筑酒店等接头,刘志春在第17天和国民党军官,但对方没有给他任何东西,而是给他一个秘密任务。
军官告诉刘志春,有人会在一个月内联系他,交接一件东西,刘志春收到这件东西,当天或第二天到松江,住在火车站前的汉源栈房,如果没有意外,有人会来酒店找他接头交接;如果到达松江后3天内没有接头,刘志春将在第四天返回杭州,隐藏东西,组织将派去接。
经过解释,军官将笔画印章、锁和钥匙交付给刘志纯,刘志纯看了一眼,赫然是快字倒数第三画——横。
1931年12月1日晚7点,住在竹行的刘志春听到有人敲门,立即问是谁。对方准确回答了约定的暗语。刘志春打开门,什么也没说。交接完成后,他转身离开。
第二天晚上11点多,刘志春坐火车去松江。因为他携带重要物品,他不敢在火车上睡一晚。火车跑了8个小时,直到12月3日上午7点才到达松江。刘志春吃得太早,就去了汉源栈房。
当他醒来时,已经是下午4点了。当刘志春看到没有人接他时,他下楼和客栈的老板和账房聊天,询问情况。这时,他突然走进一个人:一个35岁或6岁的中年男子穿着黑色棉袍和黑色天鹅绒帽子,问老板杭州是否有竹线先生。
刘志纯一听,现在说:我姓刘,是杭州‘茂福竹行’来松江出差先生却来找我?
对方微微点了点头,两人上了房间,对着暗语,按规定交了东西。对方把印章快字的倒数第二笔画交给了刘志春,然后离开了,没有人多说一句话。
来人刚走了五分钟,警察就来客栈检查客人,搜查了刘志春的行李,吓得刘志春惊呆了。如果他下线晚了五分钟,他就完了,组织上交的东西也完了。
刘志春回到杭州后,有人联系他,拿走了撇的笔画印章。刘志春成功地完成了任务。这是他最后一次为这个组织工作。从那以后,他的在线事故发生了,没有人再联系他了。随着时间的推移,刘志春离开了党,成为了一名普通人,仍在竹线工作。
然而,杭州解放后,刘志春主动到杭州市委,向组织报告了当年作为地下交通员的情况,并如实记录和报告了该组织。如果他没有主动报告,估计上海市公安局提供的地下交通员名单中会少一人,调查难度会更大。
到目前为止,最神秘的7号交通员浮出水面——那个穿着黑色棉袍的人。
7号交通员的真实身份如何?他拿到黄金后去了哪里?路上发生了什么?为什么不把120两黄金送到上海?连人都神秘失踪了?黄金去了哪里?
一系列疑团让侦查员头疼,别无选择,只能继续去松江调查。
寻找7号交通员到底是谁?
1950年2月1日,专案组来到秘密交通线第六站松江。
松江县公安局一听到案件如此重要,就指定熟悉当地情况的调查人员老马协助调查。蒋文增告诉老马,他目前还没有掌握7号交通人员的任何信息。他只能去他和6号交通人员刘志春交接黄金的汉源栈房打听,碰运气。
老马听起来很麻烦,因为汉源栈房早在1937年就关门了。
蒋文增有些失望,又问:那...当年的老板、账房还能找到吗?
老马想了想,应该可以。松江城不大,‘汉源栈房’的老板叫林汉源,我们去打听一下。
经过询问,老马找到了林汉源的家,调查人员非常兴奋,但看到林汉源本人,已经60多岁了,中风三年卧床不起,调查人员询问了18年前的事情,林汉源看起来很困惑。难怪,即使是年轻人也不记得18年前的普通场景了,谁会特别关注一个普通人呢!
侦查员没有放弃。当时在场的账房先生呢?他能记得吗?
根据在林汉源的指示下,调查人员到一家轧米厂寻找账房先生楚国宝。经询问,他得知楚国宝在1947年因涉及土匪抢劫案被判处五年监禁。现在他还在苏州监狱吃饭。
调查人员马不停蹄,立即连夜乘船前往苏州,直奔监狱找到楚国宝。
楚国宝身体健康,精神正常,态度非常积极,但无论调查人员如何启发,他都不记得18年前杭州竹旅客住在汉源栈,更不记得有一个穿黑色棉袍男人去客栈寻找——客栈一年到头这么多乘客,18年过去了,谁能记得呢?
调查人员非常失望,准备离开。楚国宝突然想起了什么,说:有什么东西,不知道对你有没有用。汉源栈房的账簿还在我家!
调查人员想了想,账簿只记录了酒店的信息,不记得来访的客人,找穿黑色棉袍的男人应该没用,但聊天胜于没有,他们仍然写下了楚国宝家的地址。
第二天,调查人员乘船返回松江,直奔楚家,拿走了22本账簿。
经过一番调查,至少证明了刘志春确实在1931年12月3日入住了汉源栈房,但他找不到穿黑色棉袍的男子——也就是7号交通任何线索。
案件再次遇到瓶颈?人海茫茫,在哪里可以找到一个18年前没有留下任何信息的人?
调查人员感到困惑,甚至有放弃的想法。此时,调查人员徐德深突然提出了一种观点:从刘志春的记忆来看,客栈老板和账房先生应该对穿黑色棉袍的男人非常陌生,这表明他可能不是松江本地人,而是来自其他地方。
蒋文增点头说是,但这又有什么用呢?假如是外地人,范围更大,更难找到。
徐德兴奋地说:你想想前几个交通工具,每个离线交通工具至少提前2到3天到接头,7交通工具如果是外国人,也应该提前到达松江,那么他应该在松江有立足点,要么住在酒店,要么住在哪里,刘志春会知道!
是的!蒋文增拍了拍额头,怎么忘了这个情节!
第二天,蒋文增和胥德深又跑到杭州找刘志纯。
刘志春绞尽脑汁回忆,在调查人员耐心的启发下,终于想起了一个模糊的细节——当黑人从包里拿起撇印章时,他不小心瞥见包里似乎有一张薄薄的纸,看起来像汉源栈房给他的预付款收据。
蒋文增和徐德深深地看着对方果然,这个黑衣男子很可能住在松江的哪家客栈!
离开杭州后,蒋文增、胥德深马不停蹄,再次乘火车返回松江。
两人在路上分析,由于交通不便,加上白色恐怖,地下交通工具旅行时间非常不准确,上下交通工具通常约定几天、一周甚至更长的接头时间,在这段时间内,在线将被动等待接头位置,离线到接头位置主动寻找在线。
在这种情况下,7号交通员应该提前到达松江,找一家客栈住,然后去汉源客栈找刘志春的接头。因此,当他去汉源客栈时,他什么也没带。下一步的重点是调查1931年12月初松江市所有酒店的住宿情况。
又是大海捞针。
更不用说18年后的18年了,即使是太平时期的18年,甚至是技术高度发达的当代,也很难查看18年前的住宿记录。即使在21世纪初,我的身份证实名登记也没有完全普及。许多酒店可以直接入住,没有身份证,更不用说1931年了!
但是名侦查员一合一,没有人灰心:只要有一丝希望,就要付出百倍的努力!
中断:7号交通员住在哪里?
调查人员和他的大福祥酒店老板钱聊了一会儿,得知18年前松江市有5家酒店——大福祥酒店、汉源酒店、清福阁酒店、邢天华酒店、九峰三毛酒店、汉源酒店于1937年关闭,邢天华酒店于1950年关闭。
调查人员又问:18年前能找到住宿记录吗?
钱老板回答说:我们是老店,至少保存了30年的乘客入住记录,其他就不好说了。
侦查人员一听面面相觑,就一个个试试。
经过一番搜查,调查人员发现,1931年12月2日、3日,松江市只有一家富贵糕点店的老板周德冲订了一个房间,问钱老板和伙计都不记得是谁住的。调查人员不得不找到周德冲。周德冲说,这是为了接待他的姻亲刘玉定,他来自上海的聚财丝绸之旅账户。
调查人员暗喜:这个刘羽定很可能是那个黑衣人!
可再打听一下,侦查员的心凉了:刘羽定早在12年前就病死了。
调查人员从周德冲的家中找到了刘羽定的照片,并将其带6号交通员刘志纯身上。刘志纯摇摇头:这个人和他接头的7号交通员大不相同。当然不是。
调查人员仍然没有放弃,继续一个接一个地寻找酒店。
调查人员先后找到了九峰三茅酒店和清福阁酒店。幸运的是,他们都有18年前完整的乘客入住记录,但经过翻番,他们发现这两家酒店在1931年12月初生意冷清,无人入住。
调查人员的心一点一点冷却下来,只能去年刚关门的邢天华客栈。
当我找到客栈老板邢天华时,邢天华的话让侦查员的心彻底凉爽:
店都关了,留着账本干什么?我命令伙计把账本什么的火都烧了!
这样,最后的希望就失败了,线索又中断了!
如果7号交通员入住邢天华客栈,说明专案组永远破案!
就在大家都感到失望的时候,市局发布了最新的情况通知,说蒋文增第三组的工作进度在所有悬挂案件中排名最后,其他组都取得了进展。这四名调查人员突然感到脸色苍白。可以说,每个人的努力都不亚于任何一组,但进展非常不利,遇到了最大的瓶颈。
就在大家几乎陷入绝望的时候,通知中的一句话突然触动了蒋敏感的神经:
第五组负责承担中统、军统陷害民主人士案件,调整该组的经验是:不厌其烦,向看似无法调查的方向伸出调查触角。
蒋文增似乎意识到了什么,喃喃自语道:我们的案子也有看似无法调查的方向吗?我们是否限制了自己的调查思路,错过了看似无法调查的方向?
一名侦查员拍了拍大腿:如果7号交通员不住在酒店,而是住在哪个家庭?
事实上,工作组以前分析过这种可能性,但认为可能性很小,因为外国人不熟悉,承担如此重要的秘密任务,不可能冒险住在别人家里,酒店是最安全的选择,但可能性很小并不意味着0%,现在酒店线已经断了,住宿可能是看似无法调查的方向。
工作组振奋精神,围绕借宿展开调查。
这项工作很难,但也不是绝对不可能的,因为20世纪30年代初流动人口很少,松江城也不大,邻里关系也很透明。不仅户主知道谁来过客人,邻居也知道。
最重要的是我们有朝阳区群众。只要我们启动朝阳区群众,利用群众的力量,就没有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在松江县公安局的协助下,一条公安局-派出所-镇街道居委会-居民组-家庭的工作链从上到下迅速启动,围绕1931年12月3日左右是否有外国男子穿黑色棉袍戴黑色羊毛帽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调查。
新中国成立初共和国成立初期,政治敏锐度和工作热情都很高,任务安排得很好。不到一天半,整个城市都出来了,结果是三个字:没找到。
调查人员的心再次被一万点暴击:无语!这条线又断了。
一个接一个的打击使调查人员失去了信心,几个月的工作就是这样的结果。但当他们气馁时,转机突然以一种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了!
转机:意想不到的发现
看到春节快到了,组长蒋决定先回上海汇报调整,春节过后再作计划。
此时,调查人员徐德非常尴尬地向江文增请假,说他在松江军区司令部有一个山东村民。他已经很久没见面了。他想借此机会江文增说你怎么不早说,快去!
没人想到,因为徐德深这一去,专案组得到了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
徐德深入松江军分区司令部,见到了山东老乡杜复明的参谋。杜复明听说徐德深有同事,就邀请蒋一起吃饭。他们很热情,但他们过去了。
大家边吃边聊,蒋文增对菜赞不绝口。杜复明一高兴,就叫厨师老柏出来见客人。蒋文增一看,就请老柏一起吃饭喝酒。
聊天时,徐德深谈到他们18年前正在调查一起悬案,在松江各地的酒店都没有头绪。这时,老白突然说:松江还有一个住宿的地方。我想知道你是否检查过它?
话音一落,蒋文增他们齐刷刷地盯着老柏,请他往下说。
原来,1930年,老柏在松江成为富春楼的厨师。因为烹饪技巧好,老柏时不时请老柏掌勺。最常见的是松金青中心保安团司令部。老柏熟悉保安团,知道他们开了一家内部招待所,床位50张,专门招待来松江出差的保安团士兵。
这家招待所不对外开放。后来,由于有空闲床位,它也接待了社会乘客,但入住条件非常严格——保安团必须介绍上述军官,并有营地上述军官的签名担保。
对于外国游客来说,保安团的内部招待所当然是最安全的,但是因为条件太苛刻,真正能住的人不多,除了内部人士,知道这个招待所的人很少,这也是为什么没有人在之前的调查中提到这个招待所的原因。
俗话说山重水复疑无路,又一村柳暗花明,调查人员听到这个消息,立即询问了招待所的细节,但老柏第二年就离开了松江,再也没有和保安团打过交道,只隐约记得招待所负责人顾,名三才,青浦人,再也无法提供其他线索。
然而,这一信息已经足够了,调查人员提出了希望,立即取消了返回上海的计划。第二天,他去松江区公安局询问。这个问题令人惊讶:松江保安团的档案都在仓库里,没有人搬家。
调查人员精力充沛,甚至翻档案都很开心。翻这个也没关系。保安团档案堆里确实有内部招待所开办期间(1930年至1937年)的所有乘客登记资料!
调查人员直奔重点,翻查1931年12月初的入住记录,立即发现。
12月1日至5日,有三名非军人乘客(可以肯定黑人不是军人)入住,其中一对来自南汇县的夫妇;另一个名叫梁壁春,来自上海,12月1日入住,12月4日离开。担保人是保安团第一营长郭洪顺。
这位名叫梁壁纯的上海游客立即引起了调查人员的兴趣。他们仔细检查了附在乘客登记簿上的担保函,内容是被担保人梁壁纯系其(郭洪顺)族叔郭北昌在上海开的祥德源国药号店员,前来松江联系余天成中药堂采购中成药。
调查人员非常高兴,如果梁壁纯粹是7号交通员,那么他已经呼之欲出了!
但进一步调查显示,郭洪顺早在1933年就因腐败被解职,下落不明。他找不到梁壁纯,只能找郭洪顺的叔叔、上海祥德源国药号的老板郭北昌。
此时调查人员已充满希望,立即登上火车返回上海。
这时,春节就要到了。他们先回市局向领导汇报工作进度,主动放弃春节假期,坚决查找线索,否则一年四季都不舒服。
就这样,1950年2月16日,除夕(除夕)上午,调查人员跑到上海市卫生局,发现祥德源国药号,得知该药店老板郭北昌于1941年9月去世,该药店也于10月23日申请注销。
线索似乎又断了,但调查人员不愿意,跑去询问药店,询问知道这么多年后,原来的路名改变了,门号也重编了,花了很多努力找到祥德源国药的原址,现在换了鞋帽店,但在附近询问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人知道祥德源国药。
破冰:7号交通员真的是他
调查人员还没有放弃,就问附近的老居民,连续找了几个,终于有了一点收获,一个60岁的老人知道祥德源国药,也听说过一个叫梁的店员。
调查人员暗喜地问:那他后来去了哪里?
后来?后来怎么了!听说梁先生有一天突然失踪了!
侦查人员大吃一惊:突然失踪?没错,120两黄金突然失踪了吗?
调查到这一步,可以说是最关键的时刻,只要发现梁壁纯净,一切都会落石。
<经过一次讨论,专案组决定从寻找在“祥德源国”工作过的员工入手,了解梁壁纯的情况。他们分为两种方式,花了三天时间才得到一些有价值的情况。
梁壁纯,江苏嘉定人,长期在祥德源工作,技艺高超,是店店里的技术权威。因为他谦虚正直,大家都很喜欢他。老板郭北昌特别把他当心腹,逐渐把药材采购渠道交给了他。梁壁纯接手后,建议从松江余天成采购。郭老板同意了。店里的一些老人估计梁壁纯1931年12月初的松江之行。
梁壁纯在松江呆了三四天。12月5日上午9点,他回到店里,告诉老板他想先回家休息,下午回来,然后离开店。没有人能想到梁壁纯也不会回来了!
下午4点多,郭老板还没看到梁壁纯来,就派人去梁壁纯租的房子检查。当他回来时,他报告说没有人锁门。郭老板想知道,于是亲自赶去。当他问邻居时,他说梁壁纯已经好几天没回来了。郭老板感到异常,立即报警。巡逻室来后,他打开门,发现一切都像往常一样干净。
巡逻室简单询问,排除了梁壁纯卷钱潜逃的嫌疑,也没有发现涉及其他案件的可能性,很可能他自己没有告别,也没有管这件事,甚至没有做笔录,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件事悄悄无意地过去了。从那时起,没有人见过梁壁纯。
租界巡捕
此外,调查人员还有一个重要的收获——1931年中秋节拍摄的《祥德源国药号》全体员工合影,包括梁壁纯,经过技术处理后照片非常清晰。调查人员跑到杭州,给刘志纯拍照,刘志纯一眼就认出了梁壁纯。
至此,中央特费案终于取得了突破,梁壁纯是7号地下交通员!
7号地下交通员身份确认,但人已失踪19年,茫茫人海,何处寻找?
1950年2月26日,专案组确定了下一步调查方向:解开梁壁纯失踪之谜。
综合初步调查,工作组推断梁壁纯不应被劫持而被迫失踪,而应有计划、准备地失踪,即梁壁纯自己失踪,故意让别人找不到他的踪迹。
为什么梁壁纯会失踪?可以肯定的是,肯定和那120两黄金有关。
具体原因是什么?专案组分析有两种可能。
1.梁壁纯发现自己运送的物品是黄金,私吞后造成失踪错觉,远走高飞。
2.梁壁纯在运送黄金的路上出了问题,导致他无法完成任务。至于发生了什么事,最大的可能就是被敌人逮捕。
然而,工作队很快派出了第二种可能性,因为苏区政治安全局和中央特别部门在调查过程中考虑到了这种可能性,并使用了安装在各租界巡逻室和国民党调查机构的所有内线进行秘密调查,没有发现7号地下交通工具被捕的消息。
这样,专案组就倾向于第一种可能——梁壁纯私自挪用120两黄金,下一个调查方向非常明确——尽最大努力寻找梁壁纯,活着看人,死去看尸体。
19年过去了,在哪里可以找到一个刻意隐藏的人?
突破:终于抓获了7号交通员
调查人员决定根据药店老板提供的线索到梁壁纯的家乡江苏嘉定,但嘉定是一个大县。梁壁纯住在哪里?梁壁纯是一名优秀的地下交通工具。他没有向老板和同事透露任何关于家乡的细节。工作组不能走捷径,所以他不得不去嘉定撒网。
这不是专案组第一次大海捞针,但这次他们真的很幸运。
嘉定县公安局邀请县工商联组织座谈会,邀请全县几家中药店的人回忆嘉定是否有一位在上海工作的药匠,名叫梁壁纯。结果,人们一到,惊喜就来了。73岁的积福堂创始人陆积福听说:梁壁纯不是他的第一个学徒!
调查人员高兴地,继续问,老人说梁壁纯住在嘉定南门外,结婚了,有三个孩子,妻子叫贞姑,但后来听说梁壁纯突然失踪,贞子很难谋生,卖房地产带孩子回黄都镇家,后来情况不清楚。
不要说什么,继续找人!
调查人员一路跟踪黄都镇。在当地派出所的配合下,他询问了大部分时间,得知贞姑的名字叫陈孝贞。他过去常常和三个孩子住在黄都市长街上。大约在1942年的一个秋天,全家人都没有打招呼。突然,全家人搬走了。我听说有人开着一艘船把四个母亲拉走了,走得很匆忙。
调查人员面面相觑:贞姑走得那么神秘突然,和当年的梁壁纯一模一样。是梁壁纯偷偷跑回来接他的妻子和孩子吗?这很有可能!
调查人员继续询问贞子的下落,每个人都说他们不知道该去哪里,但有些人说贞子的一位老人在今年的第一个月去世了,贞子也从其他地方回来参加葬礼!调查人员抓住了这条线索,并找到了贞子的亲戚进行调查,最终得到了一条至关重要的线索:
贞姑被丈夫梁壁纯接走,他们现在住在上海浦东洋泾镇!
侦查员大喜过望,即将揭开谜底!
1950年3月4日晚,调查人员突袭了位于阳泾镇的梁壁纯的住所,一举抓获了梁壁纯,他的化名是申继谷
梁壁纯到案后,主动向调查人员陈述,但陈述内容让调查人员大吃一惊,因为梁壁纯的陈述与调查判断大不相同,没有人知道是真是假。
梁壁春说,1927年,他通过药店老板郭北昌的弟弟和共产党员郭斗昌与共产党结婚。后来,他在一位名叫老屠的人的介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并被发展成地下交通工具者,并以祥德源职员的身份从事秘密工作。
1931年11月底,梁壁春接到上级指示,前往松江执行绝密任务,交接同样重要的物品。临行前,领导严厉告诉:人在物!丢东西,掉头!
饶是梁壁纯小心谨慎,从不出错,经验丰富,听到如此严厉的措辞,也是颤抖。
就在这时,老板郭北昌安排梁壁春去松江和余天成谈生意。为了安全起见,郭北昌请刚来上海工作的侄子、松金青中心保安团营长郭洪顺写担保书,安排梁壁纯入住保安团招聘内部住所——这就是梁壁纯入住的原因。
1931年12月1日上午,梁壁纯抵达松江,入住保安团内部招待所,缴纳押金。对方给了他一张出入证,上面盖着保安团司令部的大印,还有一张押金收据。梁壁纯都放在钱包里——这是刘志纯瞥见的薄纸。
当天下午,梁壁纯到余天成完成业务,然后去火车站对面的一家茶馆等待他的在线-6号地下交通工具。等了两天,直到12月3日上午7点,刘志纯从火车站出来,第一次被梁壁纯认出——因为他穿着同样颜色的衣服和帽子。
随后,梁壁纯一路跟着刘志纯,看着他进入火车站附近的汉源栈房。那天晚上,梁壁纯去了汉源栈房与刘志纯接头,过程与刘志纯的回忆一致,不再赘述。
1931年12月4日上午,梁壁纯带着黄金离开松江。
根据组织安排,梁壁春回去走水路,坐船,早上9点从松江出发,下午5点到青浦码头,然后转到上海,晚上6点出发,第二天6点到上海曹家渡码头,虽然距离长,时间长,但比火车人多,问频繁,更安全。
一路上很顺利。就连通过强盗出没的吴松江也没有发生意外。当他到达曹家渡码头时,梁壁春不可避免地放松了。这种放松和事故发生了。
意外:120两金离奇被抢
梁壁纯登上码头后,一位年轻的黄包车夫来招揽生意。梁壁纯看到他的车很干净,就拿着行李上了车。当车到达曹家渡桥时,由于桥又高又陡,车夫有点困难。一个人突然从他旁边跳了出来,说:我帮你推,所以他靠在梁壁纯身边。
当时天还黑,梁壁纯近视,还没看清对方的样子。那人突然伸出手,用药味捂住了梁壁纯的口鼻。就在一瞬间,梁壁纯失去了知觉。
当梁壁醒来时,他发现自己躺在床上,头仍然很困惑,不知道在哪里,也不知道几点钟。在困惑中,门打开了,一个看起来像酒店的年轻人走了进来,打招呼说:先生,你可以醒来!啊,你睡得很长,从早上到现在,整整18个小时!
梁壁纯恍然大悟,这是酒店!
他突然想起了昏迷前的情况,突然跳了起来,惊讶地说:哦!我的行李!
梁壁春看着行李,心想:旅行包还在,里面有很多东西,但另一个小皮箱不见了,小皮箱是专门用来安装重要物品的!
梁壁强迫自己冷静下来。领导没有说这个皮箱里装的是什么,但他一般猜测,根据盒子的体积和重量,一定是黄金,重量不轻,一定很重要。否则,领导在解释任务时的措辞就不会那么严厉了:人在物!丢东西,掉头!
但是现在,人在,货已经不在了。我该怎么办?
梁壁纯分析,如果报警,那就是敌人,没有出路;如果向组织如实解释,这也是他们自己的一个重大错误,更不用说组织会相信他们自己的一面了?也许他会被认为是自我盗窃,直接作为叛徒反叛,然后他就成了叛徒,跳进黄河也不能清洗。
想了想,梁壁纯决定三十六计走上去,先留条命。我相信有一天组织会发现的,但在逃跑之前,他决定留下一个真实的记录和证据。这样,即使他将来被组织强奸除掉,只要他发现这个记录,就可以证明梁壁纯粹是无意的,不是叛徒或强奸。
想到这一点,梁壁春让伙计找到了曹家渡大旅社的经理乐书秋,如实向乐经理解释说,他在路上被劫匪弄丢了黄金,并要求旅社出具书面证明,以证明他在被劫匪暗算失去知觉后丢失了一个装满黄金的小皮箱。
起初,乐经理坚决拒绝出具证明,但梁壁春威胁说,如果他报案,曹家渡大旅社也将卷入这起巨大案件。也有可能被警察意外地变成劫匪同谋。乐经理吓坏了,迅速配合梁壁春写了一份证明,并解释了情况。
从证明中,我们可以了解到梁壁纯来到旅社的过程,内容很长,大致意思是:民国20年(1931年)12月5日上午6时07分,两名穿着深色棉衣的年轻男子领着一辆黄色包车,把一名穿着黑色棉袍、黑色绒线帽的男子(梁壁纯)送到旅社,散发着烧酒的气味。茶的王老三帮忙把车上的两件行李拿下来,一个是旅行袋,一个是小皮箱(后者有点重)。
入住后不久,三名男子带着一个小皮箱乘黄包车离开。离开前,他让邱青照顾好醉汉。醉汉醒来后,他叫梁壁纯。他丢了一个棕色的小皮箱,里面有120多块金子。
写完证书后,梁壁纯又看了一遍,很满意,于是让旅社加盖印章,经理乐书秋和账房印章亲自签字。梁壁纯收到这份至关重要的证书后,告诉他们:
以后不管谁来这里问今天的事情,如果不是我梁壁纯委托的,请避免谈。如果有人见面,他们会自言自语念漆(当天是1931年12月6日,阴历10月27日,上海语27的发音是念漆)作为暗号。只有听到这个暗号,你才能说出今天的真相,保护你安全;如果你不明确,你一定会怀疑你是劫匪,后悔就来不及了!
说完,梁壁纯作别而去,事情告一段落。
梁壁纯粹是一名情报人员。他知道祥德源、租房和嘉定的家乡不能去。然而,为了给自己留下有利的证据,他在离开前回到了祥德源,以留下他失踪的确切时期,有利于组织今后的调查。
完成一切后,梁壁纯切断了与大家的联系,去了上海浦东洋泾镇的一座破庙,跟着一位熟悉的僧侣出家,当了两年居士。后来,老僧病逝。梁壁纯化名为申继谷,在洋泾镇开了一个修钟摊。
近年来,梁壁一直很简单,不敢联系任何人,担心有一天组织会找到自己的反叛,但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仍然没有人调查自己。
再过几年,还是没有动静,社会上也没有关于120两黄金的消息。梁壁纯以为上海被日本人占领了,国共两党都很难生存,全国都那么乱。早就没人关心这个老案子了。这个时候应该是安全的,于是找老婆的下落。
1942年秋天的一个晚上,梁壁纯一个人悄悄潜入黄渡,把妻儿秘密带到阳泾镇定居,从此过上了家庭团聚的幸福生活。
但梁壁纯绝对没有想到,组织从来没有忘记这起悬案,更不用说19年后的1950年了,调查人员将完成这项不可能的任务,成功地找到自己!
专案组听了梁壁纯的陈述后,觉得基本可信,但还需要进一步调查核实。
根据梁壁纯的提示,调查人员首先发现了一封藏在陶瓷罐里的证明信,与梁壁纯的陈述一致,然后第二天前往曹家渡进行调查。
幸运的是,曹家渡大旅社还在,竟然还是原班人马。
调查人员找到了乐经理,出示了身份证明,询问了原来的事情,但对方只是摇了摇头;调查人员不得不说油漆这个词,对方只是履行了合同,如实解释了当时的全部情况。
经过这次验证,终于可以判断梁壁纯的陈述基本真实可信。
7号交通员找到了,失踪谜解开了。案件到了,可以说已经完成了99%,但不能说已经完全破案,因为劫匪找不到,失踪的120两黄金也找不到。
长征只剩下最后一步了。我该怎么办?当然是继续调查。
tyllpse=tadntint:taet;
穷:谁抢了120两黄金?
工作队奇怪的是,运送黄金的过程是如此的秘密,这些劫匪是如何知道的?他们是谁?为什么你能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物品卡得这么准确,突然盯着梁壁纯,目标是小盒子,甚至梁壁纯的钱包也没有拿走?
这是有预谋的针对性抢劫,还是随机事故?看起来像前者。
这一判断将影响下一步的调查方向,专案组反复研究,最终排除了预谋抢劫的可能性,有三个依据:
第一,这是党中央直接安排的绝密使命。党内知情人很少,连参与其中的七名交通员都不知道全貌。国民党没听说过这么多特务。盗贼劫匪怎么能提前知道呢?
第二,劫匪直到到曹家渡码头才盯上梁壁纯,在桥上创造犯罪机会,说明对方没有提前踩点,没有预谋。
第三,劫匪的犯罪手段很常规,很简单,就是骗人坐车-上桥减速-同伙上前-迷药昏倒-洒酒造成醉酒错觉-拉到酒店抢劫-最后逃跑。
综上所述,对方应该是有预谋抢劫的犯罪团伙,但他们的犯罪对象是随机的。梁壁纯碰巧被他们盯上了,导致120两金被抢,导致离奇失踪。
基于这一判断,工作组确定了调查方向——查阅旧文件或询问上海老警察,看看20世纪30年代初是否有类似的抢劫案件,最好抢劫黄金。
长话短说,调查过程必须像以前一样困难和复杂,因为很长一段时间,旧上海反复战争,严重破坏,日本占领,国民党统治,欧美租界,警察非常混乱,加上行政区划频繁调整,想找到案件线索,非常头疼。
1950年3月8日,专案组召开座谈会,询问上海几十名老警察。大家都很热情,现场很热闹,提供了很多情况。有的还处理过类似的抢劫案,但是这种抢劫案的技术含量很低。再加上官方的强烈打击,很少有专业劫匪用这种方式抢劫。
经过这样的分析,这些经验丰富的老警察认为,1931年的曹家渡金劫案可能只是一些贪婪的年轻人所做的。他们的成功只是巧合,很难从类似的案件中找到线索。
当然,这些老警察还是很负责任的。他们热情地给调查人员一个想法——去提篮桥监狱,在新中国成立之前被判刑,或者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有抢劫、盗窃等犯罪记录。也许他们能提供什么线索。
民国警察
专案组别无他法,只好请篮桥监狱协助。
提篮桥监狱也非常合作。他们积极动员在押犯向警方提供1931年曹家渡黄金抢劫案的线索。只要检举内容得到核实,就将被视为主要的立功表现,可以申请减刑或提前释放。通知后,报告线索很多,但经过调查,要么失败,要么无法检查。
案件再次遇到瓶颈,这也是最后一个瓶颈。
4月7日,曹家渡大旅社经理乐书秋突然找到了专案组组长蒋文增,说他和邱青(也就是那家旅社的员工)谈起了当年的案子。邱青说,前两天做梦的时候,匪送梁壁纯去旅社用的黄包车,牌照号是300169。
乐经理一开始并不在乎。当他回家和学医的儿子聊天时,他说他梦中的许多情况都是真实场景的恢复。一些外国专家在催眠后与他交谈,以获得隐藏在潜意识中的真相,所以他认为邱青说的许可证号码可能是真的。
乐经理听儿子说鼻子和眼睛,跑向调查人员,调查人员一开始不相信,然后咨询上级刑事调查专家,结果听说国外真的用这种方法破案,所以他决定死马作为活马医生,持有尝试的想法,调查邱青梦到牌照号码-300169。
经过一番艰苦的调查,调查人员终于找到了300169黄包车的车主,一个叫曹胜林的人。
但往下看,曹胜林已经不在上海了。没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调查人员花了将近一个月的时间终于在苏州的一家乐器厂找到了曹胜林。曹胜林说这辆车是他的私家车,一直是他自己用的,从来没有借给过别人。他的经济状况一直很好,更不用说抢劫了。
调查人员又找到了曹胜林的车夫老凌,经过一番调查,证实了曹胜林所说的属实。
充满希望的线索又断了。
希望-失望-再次希望-再次失望-我不知道这个循环已经过去了多少次,工作队又失望了,但他们仍然没有放弃,否则他们放弃了以前的成就,监狱试过,他们想去拘留中心调查-城市有20多个拘留中心,碰运气,有人可能会提供一些线索!
也许侦查人员的不懈努力感动了上帝。在他们去拘留中心之前,最重要的线索出现了!
结局:三个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小
在前期参加座谈会的老上海刑警中,有一个叫曾峰的人。参加研讨会后不久,他突然被上海市公安局带走,配合调查新中国成立前的一些政治案件。他被留在拘留中心,并与20多名囚犯一起被拘留。
犯人听说曾丰以前是老刑警,就请他讲破案故事解闷。曾丰和大家聊了聊曹家渡1931年冬天的黄金抢劫案,大家津津有味地听着。
故事讲完后,一个年轻人悄悄问曾丰:如果像你说的曹家渡黄金抢劫案一样检举解放前的旧案,是立功吗?
曾峰听到眼前一亮,回答说:当然,如果你真的知道,核实后肯定会有好处。如果你相信我,先告诉我。我会帮你出主意看怎么办。不然举报错了也不好。有些人随意举报,有些人死了!
对方吓了一跳,犹豫了一下,把情况告诉了曾丰和盘托。
这个人叫冯安宝,34岁。他的父亲是资本家,从小就宠坏了他唯一的儿子。因此,冯安宝成了一个花花公子,喜欢到处惹麻烦。这一次,他因涉嫌强奸妇女而被关进来,尚未被判刑。
据冯安宝说,他有一个表弟叫吉家贵,比自己大10岁,经常和他一起玩。1931年10月,冯安宝过生日时,吉家贵来帮忙。他在冯家住了两个多月,一直住到12月初。他和冯安宝玩得很开心,找了两个结拜兄弟刘阿古和庄克一起玩。
冯安宝的父亲原来有一辆私人黄包车。后来,他换了一辆车,打算卖掉黄包车。然而,吉家贵带着冯安宝整天把黄包车当玩具玩,所以他暂时没有卖。
两个多月后,吉家贵几乎成了一名职业车夫,他们仍然很高兴,但冯安宝没有兴趣。最后,冯叔叔挥了挥手,让他的表弟把包车拉到他身边玩。
1931年12月初的一天,吉家贵突然把包车送回来,擦干净了。但从那以后,吉家贵似乎对包车不感兴趣,很少来找冯安宝玩。后来听说吉家贵开了自己的店,据说生意还不错。
冯安宝当时没有怀疑。他的表弟不玩。开店做生意是件好事,但他已经长成了一个花花公子,喜欢和女人玩。解放后,他终于因涉嫌强奸被告进入公安局。当他听说判刑至少10年时,冯安宝意识到这件事不好。他想挖空心思立功,争取少判几年。
当曾峰听到曾峰谈到1931年冬天的曹家渡黄金抢劫案时,冯安宝突然得到了灵感:1931年冬天,三个人,黄包车。。。为什么他们和他的表弟这么像?再加上他表弟在那之后的奇怪表现,冯安宝认为这可能是他表弟、刘阿古和庄克一起做的!
曾峰听了也觉得有点像,但是真的还是假的,必须由公安局调查。他建议冯安宝直接向拘留中心主任报告。主任接到举报后,立即联系上海市公安局。蒋文增听到了这些话,立即出去审理冯安宝。
冯安宝讲完以上情况后,蒋文增悄悄地问:你的黄包车是什么牌照?
冯安宝不假思索地回答:300196……
300196?曹家渡大旅社当事人梦见的牌照号是300169。看来旅社的人因为时间长,记忆模糊,记错了尾数。正确的号码是300196!
1950年5月11日,上海市公安局夜袭吉家欢南货店,逮捕了老板吉家贵。搜查发现一个白铜盒,经刘志纯和梁壁纯鉴定,是当年放黄金的!
吉家贵被捕后,供认了自己的犯罪事实。
吉家贵的动机是筹集资金开店。在犯罪过程中,吉家贵负责策划和组织实施。刘阿古和庄克共同参与了实施。冯家的黄包车是犯罪工具。所谓喜欢玩黄包车,只是掩盖犯罪的障碍。犯罪后,吉家贵擦了擦黄包车,还给了冯家。
这是吉家贵第一次犯罪。本来打算多做几次,但是第一次就盯上了梁壁纯。一个成功就是120两黄金。三个人心里狂喜,平均分赃,各获40两黄金。
犯罪成功后,三人为了避免外界的怀疑,告别了,不再联系。大约1946年,吉家贵在上海外滩遇到了刘阿古。谈话结束后,他知道刘阿古在北京路经营一家硬件商业银行,庄克死了。
据吉家贵介绍,调查人员立即赶到北京路逮捕刘阿古。
另一起起案件中,庄克得知自己于1937年参加了抗日不动军,次年被国民政府追认为烈士。然而,庄克的父母还活着。他们主动交出庄克给他们的两枚大条黄金,共计202枚。经瑞金县老金匠鉴定,确实是自己做的。
到目前为止,1931年发生的120两黄金神秘消失案终于彻底告破,此时已经20年了。
后记
1950年11月18日,吉家贵、刘阿古因抢劫被判处死刑,并立即执行;梁壁纯因历史反革命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但因协助破案而被判处有期徒刑,直至1959年死亡;冯安宝因重大立功被释放;曾峰也因立功被立即释放。
这起奇怪案件的解决证明了这样一个事实:世界上没有困难,只怕有心的人!向我们尊敬的人民公安部门致敬!没有他们的坚持和坚持,就不会有人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声明】本文为真实案例。参考资料:人民网、法制博览会、国防时报等。